年初以来,从上至下,刮起一股反奢倡俭的新风,“光盘行动”一时风靡全国,很好,好极了!有人担心这是“一阵风”,风头一过,一切照旧。我却认为,应当长久地推之、助之,兴之,倡之,使其蔚成民俗、形成社风。甚至按某些学者专家的主张,将其写入法律法规,也未尝不可。 我们民族自古就有勤劳节俭的美好传统。这固然同从前生产力低下,物质资料严重匮乏有关;但即使在仓廪殷实,国库充盈的承平年代,也从未忘记倡导节俭度日,鄙视骄奢淫逸。宋朝寇准贵为宰相,府中却孕育了“罢宴”的佳话。类似褒勤诲俭的说教,充斥于古籍之中。《锄禾》那简短的四行诗,老少都能吟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联也流传甚广。而那些显示豪富、夸耀奢侈的人与事,不论在社会舆论还是公共道德层面,都显得分外低下和猥琐。 共和国成立不久,就确立了勤俭建国的方针。“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之后,物资丰富了、财力雄厚了,逐渐滋生起公款宴请,大吃大喝和餐桌上的惊人浪费。这方面,怨不得“外部影响”,大体上是无师自通,故态复萌或是从恶如流,谬种流传。在我们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快一些,奢靡之风也出现得早一些,猛一些。到前两年,夸张点说,简直是遍地搳拳声,满街酒肉气。机关单位、公私企业,几乎天天摆宴待客,或者自享自乐。而标准、档次则是随行就市,水涨船高,说出来,会令寻常百姓为之乍舌。 在餐桌、宴会上,这些年我们失去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最直观的是物力。最近央视等媒体披露,我国每年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千亿元,足够2亿人消费。浪费的“副食”多少?还没算出来,以我们的感受,远远高于、可能数倍于粮食。君不见,整盘的鸡鸭鱼肉,上等的海鲜大菜,时常吃去很少,有时原封未动地剩在那里,然后作为餐厨垃圾倒掉,真让人痛惜至极又感叹不已。本人20年前写过一篇《暴殄天物,罪恶渊薮》的短文,鞭挞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失火、矿井自燃、水土流失、商品霉变,粮食抛撒、酒肉倾倒等严重浪费物力的现象,还推荐了当时包头钢院的自律之道。该院的做法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光盘行动。待客完毕,院纪检委立即派人检查,方法是不问上了什么酒,哪些菜,而是看剩下的食物多少。倘若残留过半甚至整盘未动,待客的主持者将受到追究。这种做法很合情理,因为再好的东西也是供人们消费的,吃到肚里顺理成章,而剩下、扔掉就是犯罪,因为那是劳动者的血汗。我们鄂尔多斯每日遍地开花的酒宴上浪费掉的食物,可能足以让本地区处在贫困线下的同胞温饱有余。适当的高消费有利于促进生产与流通,而浪费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不论官员、老板还是平头百姓,都不难分清个中道理。 较隐秘的是财力。我指的是公共财力。很早以前就有资料说,我国每年公款吃喝高达3千亿。如今多少?没有公布。然而我们身边有一些奇妙无比,司空见惯的现象:机关、或是企业、财务空虚,头寸极紧,甚至拖欠着员工的工资,但酒宴照摆不误,饭菜照点不误,赊账消费也乐此不疲。美其名曰“民以食为天”(!)挤占了公务经费,加大了行政成本,累高了政府债台,助长了官员的“宴瘾”,总之遗害无穷。 最难估量的是公共道德。《林海雪原》里,杨子荣盛布酒肉兵,是为了消灭顽匪。如今,美酒佳肴成了某些人手中的公关利器。“吃人家的嘴软”,“酒杯一端,口径放宽”,“联络感情靠烧酒”……不一而足。酒瓶频频开,好菜连连上。许多时候是出于“面子”:不“尽兴”便不够热情,不“大方”就怕被讥笑为寒酸、小气,以至人欲横流,此行彼效,严重败坏了社风,流失了公德。由此衍生出来的拜金意识、过度享乐,相互猜忌,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精神垃圾也沉渣泛起,成为建成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负能量。 十八大后的党中央,制定了富民强国的完整纲领,推出一系列政治举措。惩治腐败,反对浪费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动作。这两件事,很符民意,深得民心。深刻领会,认真践行,我们在宴会桌上失掉的东西庶几可以找回一部或大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中央的决策和倡导,有地方党政的实施和推进,餐桌上严重浪费的歪风陋习一定能得到遏制和扭转。不过,积重难返,不能指望一个早上就把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而要下决心长久坚持,从规制、执行、监管几个层面不断努力,才能收到显效。这同生态的失衡与治理有几分相似,必须竭尽全力,持之以恒,群策群力,锲而不舍。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程。同自然环境一样,在社会、人文领域,一代新风的形成(或是恢复),没有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如今是“三力”合一:中央精神、民族传统、百姓愿望,叠加起来,是无往而不胜的。你看,远的不说,就在我市、我区,公款宴请在明显减少,消费观念在向理性回归,光盘行动正处在进行时,这多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