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专刊专版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深化改革的要害是继续解放思想——陪同千奋勇同志在农村牧区、中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3年第 作者:贾来宽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9-03
摘要: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奋斗目标以及加大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外贸、农村牧区等领域改革力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内蒙古如何按照三中全会《决定》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奋斗目标以及加大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外贸、农村牧区等领域改革力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内蒙古如何按照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和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这是自治区党委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1993年11月至1994年6月,我有幸多次陪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千奋勇同志到农村牧区、国有企业进行考察调研。身居高位的千奋勇同志作为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的制定者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实践者,带着我们轻车简从,深入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与基层党政领导、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农牧民促膝谈心,共商改革发展思路,提出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真知灼见。
        光阴似箭,星移斗转。转眼间,时光已过20年。曾为推进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千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年了。此时此刻,当我把当年多次聆听千老谈论改革的笔记本放在案头,重温他的讲话记录时,我不由自主地把陪他考察调研的所见所闻及讲话记录整理成文。今天重温这些谈话和讲话记录,谆谆教诲,受益匪浅,仿佛就在眼前。他对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理解、对推进内蒙古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考,特别是在基层考察调研的所思所言,对当今内蒙古的改革开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乌兰察布盟(现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自治区国有工商企业改革试点地区。1993年11月24日至26日,我陪千奋勇同志对凉城县工商企业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11月25日,千奋勇同志深入到食品工业公司、化工有限公司、印刷包装有限公司、鸿茅酿酒有限公司等改制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改革进展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与一线工人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收入分配情况。1971年建厂的水泥有限公司,总资产194万元,负债311万元,严重资不抵债,本应依法破产。公司大胆推进股份制改革,67名职工有48名职工入了股,用股金扩大再生产。1993年3月到10月底,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6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上缴税金1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5%;实现利润1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1.3%;职工月工资达到27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5%。千奋勇同志对公司改革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高兴地说:“用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衡量,凉城县的国企改革超前与市场经济接轨,企业利润出现了,职工收入增加了,用事实回答了国企改革该不该、国企改革对不对的争论,希望你们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11月26日上午,千奋勇同志与盟、旗党政领导就如何破解凉城县工商企业改革难点问题进行了座谈。当县委书记戴启元、县长武建中同志谈到工商企业股份制改革初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规范完善时,千奋勇同志说:“带着凉城工商企业改革问题,学习四中全会《决定》,很有必要。”他说:“学习要增加胆量,山里人更应增加一点虎胆。要敢闯敢试敢干,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要大胆地干,不争论,不看风观色,在现有的基础上步子再迈的快一点。”当听到转制后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有很大变化时,千奋勇同志说:“工商企业过去是全民所有,但是人人没有;职工是工厂的主人,但谁也不是主人。现在的要害是把企业内部搞活,把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利益结合起来,把企业工人、干部、家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是1988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牧区改革试验区。旗委、政府紧紧围绕“草牧场制度建设”、“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牧工商一体化流通体制改革”三个试验项目,大胆进行草牧场有偿承包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大力推广小康示范户青贮、育肥、畜群结构调整等先进经验,使改革试验区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是千老一直惦记和思考的问题。
        1994年5月12日至18日,千奋勇同志对试验区改革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调研,并参加了5月16日召开的自治区牧区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现场办公会。千奋勇同志先后深入到乌兰淖尔、文贡乌拉、白音塔拉、鸿格尔乌拉、那仁乌拉苏木,走访了牧民家庭和牛羊育肥专业户,考察了牧机厂、羊绒衫厂、粮油公司、商店、煤矿、钨矿、萤石矿等工商企业和造林、治沙、饲草料建设基地,与广大牧民、企业负责人和旗委、政府领导干部进行了座谈,并就下一步牧区改革、建设和发展问题发表了意见。
        千奋勇同志指出,牧区改革已经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他说,加快牧区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他要求旗委、政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牧区的基本政策,稳定和完善以草畜双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坚持包给牧民的草场使用权长期稳定不变。二是积极推广青贮饲草、牛羊育肥、增加出栏、加速周转等实用技术,大力提高牲畜繁成率、商品率、个体产值和改良畜、母畜的比重,使畜牧业的增长逐步由粗放经营发展到集约经营,由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和资金的外延发展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三是努力提高草场资源的转化利用率。在实行家庭草牧场围栏轮牧的基础上,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适度开发人工种植高产稳产饲草料基地,增草增畜。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地牧民搞青贮、搞育肥、搞牲畜结构调整的示范作用,引导牧民最大限度地把草场资源转化成肉,转化成毛,转化成奶。四是进一步搞活流通,把广大牧民引向社会大市场。以市场为取向,按市场需求组织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尽快建立旗、苏木、嘎查和牧民自办联办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成分、多功能的服务网络,为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全程服务,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五是要认真总结群众的首创精神。他说,镶黄旗要上新台阶,牧民要率先达小康,唯一的路子是把干部、牧民的首创精神调动起来,把现有的条件发挥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怎么调动?关键是解放思想,解放到“三个有利于”方向上来。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采取什么办法都可以,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经验都可以大胆地运用。过去的老办法固然有效,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等。但关键是要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把草原生态建设与牧民收入联系起来。镶黄旗是牧区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就要胆子更大一点,改革的力度要更大一点。要把现有生产力的解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改革中学习改革。打不了大的战役,搞点游击战也可以,一个人两个人的积极性与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不大一样。

(三)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深刻革命,必将对旧体制固有的和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国企改革,牵动着千老的心。
        1994年5月23日至26日、6月22日至26日,我先后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占、自治区副主席沈淑济同志陪同千奋勇同志赴通辽和包头,深入部分工商企业考察调研,并分别参加了在通辽召开的东部5盟市和在包头召开的西部7盟市企业改革汇报座谈会。千奋勇等领导同志先后赴通辽市丰田乡建新村、育新乡、余粮堡镇牲畜交易市场、飓力恒(镀锌钢丝)有限公司、包头市股份制试点企业——包头啤酒厂等数十家工商企业考察调研,并与盟市主要领导和工商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在通辽、包头考察调研过程中,千奋勇同志反复强调,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要害问题是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改革思路,坚定改革信心。
        当一些盟市领导和企业干部职工对深化改革产生畏难情绪时,千奋勇同志说,要把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边远地区的企业改革全面推开,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只有全区各级干部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才能以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开拓前进。
        在先后听取12个盟市主要领导有关本地企业改革情况汇报后,千奋勇同志深感制约企业改革的关键,还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力度不大,工作不够到位。因此,他在两个座谈会上,专门就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问题进行重点阐述。
        千奋勇同志强调指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首先要抓住改革的要害问题和本质问题。当前的要害问题和本质问题,就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我们的思想从旧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把现实生产力解放出来。他说,只有抓住这一要害,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区的各项改革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抓不住这个要害问题,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一切改革将无从谈起。
        千奋勇同志深入浅出地指出,能不能抓住要害,抓住本质,就看我们的改革能不能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一实际出发。他说,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一个不断创造、充满创新的历史过程。当前,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企业改革也仅仅是个开头。既然是起步,就要往前走,就要大胆探索,就要依靠广大群众去开拓、创新,在改革中学习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靠什么发展生产力?要靠人,要靠广大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在生产力诸多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此,企业改革最重要的还是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千奋勇同志指出,调动积极性的核心问题是把利益关系调整好,使广大群众通过改革增加收入,得到实惠。调整利益关系,同样离不开“三个有利于”标准,更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既可以一厂一策,一厂多策,也可以是一厂一制或一厂多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哪种形式能调整好利益关系,能解放生产力,能调动积极性,就用哪种形式。
        当听到有些地方因改革引发不同意见和看法时,千奋勇同志为大家解疑释惑,撑腰打气。他说,改革要深化,就要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多开拓,多探索,多创新。在开拓、探索、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同的反响和看法,这是正常的,不足为怪的。只要我们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抓住要害不放,就一定能够创造新的生产力,总结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新鲜经验来。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各地都要动起来、干起来。怕困难、坐而论道、等待观望甚至还停留在等待红头文件上的人,是干不成事业的。不干,就发现不了问题;不试,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深化改革的问题上,允许试验,允许失败,也允许先改革再逐步完善。对于敢闯敢试敢冒的改革者,各级党委、政府要大胆支持,为他们排除阻力,保驾护航。
        千奋勇同志还对加强企业改革领导、加强理论学习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深化企业改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实践的大胆探索,也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他要求各级党委要结合改革,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四中全会《决定》,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切实把企业改革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打好深化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力争在近期内抓出成效,使我区国民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目前,内蒙古地区国有企业转制已顺利完成。通过改革转制,像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集团等一大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股份制企业已经涌现出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和利用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走上了一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谐希望之路。在此,我们不会忘记当年为推进国企改革付出辛劳、引领内蒙古改革事业的有功之臣——千奋勇同志。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贾来宽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