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专刊专版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鄂尔多斯模式”与西部大开发

来源:《鄂尔多斯模式研究与探索》 作者:潘照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0-16
摘要: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内外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同时,也流行一句话世界发展看中国,中国发展看内蒙古,内蒙古发展看鄂尔多斯。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协调、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推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内外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同时,也流行一句话“世界发展看中国,中国发展看内蒙古,内蒙古发展看鄂尔多斯”。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协调、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同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自2002年至2006年保持了5年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名列前茅的发展态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开局良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黄金时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保持了经济增长速度全区第一的态势,并且将成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内蒙古第一经济强市,同时,鄂尔多斯文化发扬光大,新鄂尔多斯精神深入人心,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部大开发部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对于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需要进引深入的分析、系统的总结。

        一、为什么称“鄂尔多斯模式”,而不是“鄂尔多斯现象”

        对于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有不少专家学者称之为“鄂尔多斯现象”,我认为,应称之为“鄂尔多斯模式”(2004年我提出“内蒙古模式”,也是称“模式”而不是“现象”)。那么,“模式”与“现象”这两个名词的含义存在哪些差别呢?

        “模式”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模式”是褒义的、肯定的,“现象”是中性的,既非褒义,也非贬义,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模式”是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现象”无需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

        “模式”必定是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与必然规律,“现象”则仅仅是表象存在,并不一定反映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

        “模式”具有普遍推广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价值,“现象”则不一定,也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

        “模式”一但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现象”指一般是稍纵即逝的;如此等等。

        因此,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一些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均是称“模式”而不是“现象”。例如,“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等。分析这些“模式”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从本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条件出发,探索出了充分体现本地区特点及其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本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从“三来一补”起步,以外向型经济拉动经济成长的成功模式;“苏南模式”是从社队企业发展到乡镇企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温州模式”是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成功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成功经验,经过系统的总结、推广,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成效,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都是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突出地体现、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特点。而占中国国土面积60%以上的广大西部省区,长期以来并未形成一套充分体现西部地区特点、在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意义与广泛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鄂尔多斯市取得的成功经验,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对于鄂尔多斯市的成功经验,如果称之为“现象”,是不足以概括其典型性与重要社会意义的,也是不足以说明其体现的客观发展规律与趋势的,只有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称为“鄂尔多斯模式”,才能体现其典型意义与重大价值。

        二、鄂尔多斯市的成功经验可以称之为“模式”吗

        有不少人认为,鄂尔多斯市的快速发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鄂尔多斯无非是资源丰富,卖煤、卖电就富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自然资源丰富是鄂尔多斯的一大特点,一大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自治区的一些盟市,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比鄂尔多斯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大大优于鄂尔多斯,但是并没有走到鄂尔多斯前面去,这是为什么?例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能源资源也相当丰富,而鄂尔多斯缺乏金属矿产,难与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包头市等相比;在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浇地资源等方面,鄂尔多斯也难以与东部盟市相比。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来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最差的。改革、开放之初,原伊克昭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全区最低的,农业是吃返销粮的“大户”,现代工业基本是空白,不但不敢望包头、呼和浩特的项背,就是原呼伦贝尔盟(现呼伦贝尔市)的肉联厂、乳品厂、毛纺厂,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的肉联厂、毛纺厂,昭乌达盟(现赤峰市)的毛纺厂、肉联厂,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的肉联厂、皮革厂、电焊条厂等自治区重点企业,鄂尔多斯一家也没有。既使是煤炭开发,伊克昭盟当时也仅仅停留在手工开发的小煤窑作业的水平上,原呼伦贝尔盟扎赉偌尔煤矿、伊敏煤田、大雁煤矿,哲里木盟的霍林河煤田,昭乌达盟的平原煤矿等现代化的大型煤矿,伊克昭盟也没有一家。

        从社会发展水平看,当时伊克昭盟城镇化水平很低,在广大的农林、牧区,基本上还处于“点灯靠油,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娱乐靠酒”的状态。

        因此,当时人们将伊克昭盟称之为“内蒙古的西藏”,认为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最差、经济最落后,生活水平最低的地区,甚至如果有干部从东部地区、呼包二市调到伊克昭盟工作,亲朋好友都要问“你提了几级?”或是“你犯错误啦?”如果干部不提拔或不犯错误,调到伊盟工作会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咄咄怪事。

        然而,穷则思变,伊克昭盟的干部群众不等、不拖、不靠,而是以自身的努力,勇敢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并创造了若干第一——

        早在1978年春天(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湾大队的赵丑女向大队承包土地、生产资料,秋后获得大丰收,迈出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比安徽凤阳小岗村早半年。赵丑女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人”,康家湾大队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达拉特旗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县(旗)”。

        1979年秋,中共伊克昭盟盟委召开旗(县)委书记扩大会议,分析“包产到户”的成果,下发了《全盟旗县委书记扩大会议讨论推行生产责任制的纪要》,并在《鄂尔多斯日报》公开发表,在全盟公开推行包产到户,是全国地市级第一,《纪要》作为历史的见证,被珍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内);

        1980年8月,伊克昭盟在全盟扩大畜牧业生产责任制,走在内蒙古自治区和西部省区前列;

        1979年,伊克昭盟在内蒙古(乃至西部省区)第一次以补偿贸易的方式从日本三井株式会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建立伊克昭盟羊绒衫厂,由此发展起来的鄂尔多斯集团,如今已成为羊绒加工与羊绒制品生产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居第一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七五”期间,伊克昭盟大力推行“工业强盟”战略培育起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克昭盟煤炭公司(现为伊泰集团)、伊克昭盟化学工业企业集团等带动工业化进程的龙头企业,并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在1996——1997年相继成为上市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至今仍有5个盟市没有上市公司),集资金额占全区的50%左右;

        进入二十一世纪,鄂尔多斯提出“二次创业”,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批批大项目迅速落地、迅速建成,为鄂尔多斯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原规划在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的目标可以在2007年提前实现,财政收入超100亿元的目标已经在2006年提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的目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的目标,均可提前实现。2007年,鄂尔多斯市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第一的经济强市、经济大市。

        因此,“鄂尔多斯模式”不是靠“卖资源”卖出来的,而是靠20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实干创造出来的。鄂尔多斯的成功,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开创了一条后来居上的成功发展道路,代表西部广大地区基本特点,体现了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共同的发展要求、发展趋势及其客观规律,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推广的意义,完全可以名之为“鄂尔多斯模式”。

        三、为什么应当认真、深入、系统地分析、总结、宣传“鄂尔多斯模式”

        研究、宣传“鄂尔多斯模式”,对于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已确立的中国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大学毕业后曾长期在甘肃省从事水利建设,以后曾担任贵州省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对西部地区的民族特点、宗教特点、经济特点、文化特点、社会特点等均有全面、深刻的了解。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大学毕业后曾长期在甘肃省从事地质矿产勘探工作,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分管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8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对于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前景、经济发展特别是扶贫攻坚的艰巨性、特点等均有深入、系统的了解。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反映了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心愿和企盼。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矿产资源的6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因此,如果西部地区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开发建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仅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经济利益的失衡必然导致、强化社会心理的失衡,形成影响民族团结、政治安定、边疆稳固的隐患。

        但是,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依靠外部投入、“嵌入式”的开发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西部地区能否将国家的支持、兄弟省区的合作与自身的努力有效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自组织——自生长”的道路,形成自主增长的新机制?如何走出这样的道路?如何形成这样的新机制?至今仍是西部地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鄂尔多斯模式”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恰到好处,正是从根本上回答了以上问题。

        值得重视的是,2003年以来,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某些新闻媒体,以大量的篇幅对西部大开发进行失实的报道,并横加指责,大有“东南风暴滚滚来,横扫西部寒流急”,从根本上否定西部大开发,并向党中央、国务院“问责”、“问罪”的势头。诚然,西部大开发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起步阶段出现一些偏差是在所难免的(沿海的开放何尝不是如此?至今仍存在走私、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破坏环境、社会治安状况不良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善意地、诚恳地、负责任地、直率地、真诚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症结与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纠正编差、改进工作的方向与方法,从而推动西部大开发更好、更快地实施,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值得提倡、欢迎的。但是,歪曲事实,夸大、渲染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些枝节问题,意欲从根本上否定西部大开发,就显然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具有值得重视的社会背景了。

        然而,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西部地区却缺乏必要的回应,显得过于沉默、过于稳重、过于麻木。因此,及时总结、宣传“鄂尔多斯模式,对于充分肯定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确性,充分肯定西部大开发起步阶段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与巨大成就,充分肯定西部广大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苦干实干的精神和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创造、新经验,坚定西部大开发的信心、决心,排除干扰与障碍,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无疑是十分必要、十分迫切的。

        四、“鄂尔多斯模式”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鄂尔多斯模式”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生态改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1、生态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

        西部地区大部分是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多年来退化的地区。北方、西北的沙漠、土漠、盐漠,西南地区的石漠(喀斯特溶岩地貌地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云贵高原等高寒地区,更是生态条件严酷、治理极为不易、稍有不当即易于造成生态破坏的地区。

        西部大开发起步之初,国内外均有人预言:西部大开发必然造成生态大破坏,西部地区的生态大破坏必然导致中华民族的生态大灾难,并危及人类的生态安全。

        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的“双赢”?是西部地区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

        鄂尔多斯的回答是:完全能够。

        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退化是导致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鄂尔多斯地处蒙古高原的西南部,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鄂尔多斯东、北、西三面为黄河环绕,北部有库布其沙漠,南部有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4%;每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约1.6亿吨左右,约占黄河上中游年输沙总量的10%。鄂尔多斯风沙灾害严重,是我国北方沙尘暴重要发源地之一。生态环境退化不仅成为阻碍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严重威胁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去植树造林,绿化荒漠”。“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是可以实现的”。

        根据鄂尔多斯市的自然客观条件与发展要求,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在2000年12月制定的《伊克昭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要遵循生态规律,“继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全盟最大的基础建设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鄂尔多斯市将抓好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将建设黄河上中游地区有效的生态屏障列为“三大基础工程”之首,全力以赴抓好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工作。

        鄂尔多斯市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统筹规划,全面布局,重点实施全国生态建设重点旗(区)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全面实施库布其、毛乌素沙漠治理及沙产业工程,沿黄河森林带工程,“十大孔兑”及窟野河流域等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黄河鄂尔多斯段治理工程等,努力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黄河上中游地区坚固的生态屏障。同时,努力将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移民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在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农牧业持续发展的“收缩转移”发展战略,制定和落实了“双减双增、双退双还、双禁双推”十二字方针。通过人口转移和土地有偿转化,减人减地,将不适合人居住的丘陵、荒漠、戈壁和农区人均水浇地不足二亩的农牧民全迁出;划定和增加无人居住生态自然恢复区和生态人工集中治理区;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全面实行禁牧禁垦政策,实施“山川秀美”和“大漠披绿”工程,推动农牧业向水源富集区集中,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丰富“绿色大市”的内涵,实现生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协调统一。

        至2005年末,鄂尔多斯共完成生态建设投资13.11亿元,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自然草原恢复与草场建设项目等生态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共完成生态综合治理面积1657.3万亩,其中:造林1132.5万亩,种植牧草290万亩,围栏改良草场88万亩,其它方式治理146.8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130万亩,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从1999年的12.18%提高到16.2%,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鄂尔多斯市进一步提出:实现农牧业经济腾飞的思路和途径,应是既促进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模式,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鄂尔多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要着力抓好五个推进:推进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稳定转移农牧业人口22万人以上;推进土地和草场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推进主导产业集约化发展,以羊肉和林沙产业为重点,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推进生态治理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恢复转变,划定生态封禁保护区,实行更加严格的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植被覆盖率稳定在75%以上;推进新农村、新牧区集中化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科学规划,搞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值得重视的是,鄂尔多斯的生态建设不仅追求“绿起来”而且追求“富起来,开创了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新路子。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不能与经济开发协调,不能与农村、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政府“绿起来”的目标与农牧民“富起来”的目标不能协调一致,是导致农牧民从事生态建设积极性不高,生态建设的成果难以巩固的根本原因。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市在生态建设中开拓创新,破除成规,坚持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支撑,以社会效益为延伸,”走出了“大地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生态建设产业化新路子。

        一些企业积极投入生态建设产业化进程,并形成了五大产业链——

        林——草——畜产业链,即种植灌木、牧草,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产业链;

        林——草——药——食品产业链,即种值沙生药用灌木、药草,发展加工业的产业链,如伊泰集团、伊利集团的人工种值甘草,生产甘草红素、甘草甜素等药品、保健品;北京王致和集团鄂尔多斯天骄食品公司、高原圣果公司、佳音食品有限公司、伊利达公司等以沙棘、果、籽叶等为原料生产沙棘油、沙棘黄酮、饮料、酿造食品等,正在东胜区形成世界沙棘产业基地,可以带动农牧民治理700万亩约1万平方公里以上砒砂岩(号称“地球的皮肤癌”),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林——纸一体化产业链,如东达——蒙古王集团以平茬沙柳为原料,生产纸箱板的项目;

        林——板一体化,如宏业有限公司以平茬沙柳为原料,生产人造板的项目;

        林——电一体化,如乌审旗生物质能源公司以平茬沙柳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电厂项目;等等。

        通过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进程,不仅因地制宜地大面积种植适土适生、耗水少、易成活、成本低的灌木、草,改变了过去植树造林片面追求种乔木,耗水多、不易成活、成本高的偏差,而且以灌木、草等为原料,特别是利用灌木应当3——4年平茬一次,否则容易枯萎的习性,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使“绿起来”与“富起来”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2、经济腾飞——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西部大开发起步时,有人断言:西部大开发无非是粗放型的开发资源、出卖资源,必然以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一旦资源耗竭,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就将陷入新的贫困,西部大开发也就难乎为继了。

        实际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时,便指出了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品的战略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全市经济振兴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延续传统的粗放型自然资源转换战略,资源过度消耗、破坏严重,最终必然陷入“资源耗竭型贫困”的陷阱,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将破坏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鄂尔多斯市在“十五”以来坚决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鄂尔多斯市制定并贯彻“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坚持推进“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产业”,实施“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群、引进建设大项目、加快推进大循环”,拓宽发展领域,推动工业增长方式和工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和鄂尔多斯的自身特点,鄂尔多斯提出了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的历史任务,即——

        绿色产业基地,以生态建设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为基础,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以农、畜、林产品加工为主体的绿色产业基地,树立绿色品牌;

        能源基地,以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水力等资源为依托,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的持续型能源战略基地,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化工基地,加快天然气生产甲醇、二甲醚、甲酣、多聚甲醛、化肥等项目的进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的天然气化工战略基地;积极推进煤制油项目;大力发展硅胶深加工、饮料食品饲料等添加剂、防水隔热新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建材基地,加强建材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进程,推进高强度耐腐蚀地砖、高档日用陶瓷、电瓷、高密度纤维板等;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煅烧超细纯白高岭土、纳米轻质碳酸钙、微晶玻璃板等产品;

        绒纺科研生产基地,以鄂尔多斯集团为龙头,加快实施高科技、新产品开发工程,努力提高精纺羊绒提花织物、轻薄型毛绒精纺面料、毛绒衬衫面料等生产能力,积极开发高档羊绒服装,以“鄂尔多斯”名牌开发国内外市场;

        生物制药基地,充分利用麻黄草、甘草、有毒灌草、动物脏器等资源和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大力开发麻黄素及系列产品、甘草异草素等系列产品、植物农药、羊胚胎素等系列生动药品和保健品,以及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等基因药品。

        值得重视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在进入以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为重要任务的新型工业化推进阶段,这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经之途。而在东北、华北一些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源枯竭,甚至陷入“资源耗竭型贫困”的状态下,开发、建设新的接续型能源重化工战略基地势在必行,成为保障国家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鄂尔多斯正是将国家的战略要求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打造“中国的鲁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目前,鄂尔多斯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新兴煤炭开采、火力发电基地。2000——2005年,鄂尔多斯煤炭年产量从2679万吨增加到15253万吨,增长4.7倍,超过多年稳居全国产煤冠军的山西省大同市,成为全国产煤第一大市,准格尔旗的产煤量即超过了大同市;发电量从90.5亿千瓦时增加到232.6亿千瓦时,增长1.6倍。应当认识到,鄂尔多斯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在实行全面的战略转型、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关、停、并、转小煤矿的同时,生产规模明显扩大,技术水平与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以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目前,伊金霍洛旗上湾煤矿的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均名列全国、亚洲、世界之冠。“十五”期间,鄂尔多斯煤炭、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煤炭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3.1亿元增加到93亿元,增长6.1倍,比煤炭产量增长幅度高近30%;电力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6.3亿元增加到24.8亿元,增长2.9倍,比发电量增长幅度高83.25%。2006年6月初,温家宝总理在鄂尔多斯考察时,充分肯定了鄂尔多斯能源开发战略转型的成效,并指出:要建设若干个年产量超亿吨级的超大型煤田,若干个年产量5000——10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田。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前景风光无限。

        天然气开发、天然气化工基地建设大展鸿图。“十五”期间,天然气产量从4.5亿立方米增加到38.6亿平方米,增长7.5倍。2003年至2007年5月,博源公司以天然气生产18万吨甲醇、40万吨甲醇的一、二期工程相继建成,年加工能力达到甲醇140万吨的三期工程将于2010年前全部建成,并拟与美国西格玛集团合作,建成年产甲醇500万吨,国内规模第一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鄂尔多斯集团与美国西格玛集团合作,以天然气生产化肥的项目也于2006年5月在鄂托克旗开工,分期建成后,将达到年产化肥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规模位居国内第一。

        特别是鄂尔多斯市以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遵循生态规律指导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准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途径组织生产,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十五”以来,一些煤炭——电力——建材——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鄂尔多斯市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循环生产,倡导社会循环消费,力争到2010年将鄂尔多斯市创建为自治区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鄂托克旗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发达地区的能源重化工业开发往往走不出一个怪圈: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则导致资源破坏,环境严重污染;一抓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往往又导致工业停滞、经济滑坡。西部大开发以来,这一矛盾仍然广泛存在着。能否破解这一难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西部大开发无可逾越的一项考验。

        鄂托克旗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大旗,196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畜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只)数超过200万头(只)的牧业大旗,也是世界闻名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故乡。但是,由于缺乏地方工业,长期摆脱不了“畜牧业大旗、工业小旗、财政穷旗”的困境。改革、开放以后,鄂托克旗自力更生,从办“五小工业”起步,发展小煤矿、小焦化、小铁合金、小水泥、小电石加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旗财政收入曾经在原伊克昭盟名列前茅,成为左邻右舍不胜羡慕的“财政富旗”。但是,发展“五小工业”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差,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资源过度开采甚至破坏性开采,环境严重污染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十五”初期,鄂托克旗的棋盘井高载能工业园区被国家主管部门点名批评,人们称为“小黑三角的一翼”。

        鄂托克旗委、政府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在2002年以后坚决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遇难不动摇,遇险不手软。同时,讲法制、讲政策、讲道理、讲方法,缓解了尖锐的矛盾。并且在关、停、并、转“五小企业”的同时,引进蒙西集团的水泥项目、神华集团的煤化工项目、鄂尔多斯集团的煤——电——冶金项目和天然气——化肥项目等起点高、技术先进、附加价值高、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大项目,鄂托克旗经济开发区(包括蒙西高新技术园区、棋盘井工业开发区)成为花园式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实现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经济不但没有滑坡,还走出了旗财政收入三年在1亿元左右徘徊的困境,2007年可达到12亿元左右,比2002年增长约11倍,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发展的“双赢”的目标。

        3、文化繁荣——构建“文化鄂尔多斯”成效显著。

        西部大开发启动之初,就有人提出警告:经济的大开发势必导致文化变异甚至破坏,工业文明、商业文化的强力进入势必造成对西部地区原有的文化传统的强烈冲击,破坏了传统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使之在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破碎、消失。

        这种警告并非杞人忧天。的确,在国内外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些地区伴随着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等,使文物古迹受到破坏;工业文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原有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生嬗变,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如果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破坏,优秀文化传统遗失,这个民族就如同丧失了灵魂,即使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也会成为文化的沙漠。

        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在2001年9月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以后,在鄂尔多斯市第一次党代会上,在确立“工业立市、依法治市”战略的同时,提出了“文化塑市”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方略,实现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会议指出,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依靠经济的总量和增长的速度,更依赖于城市蕴含的文化内涵、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立足于注重协调城市建设的整体进步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依托鄂尔多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建成文化强市、文化大市。

        因此,鄂尔多斯市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相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配套”的基本原则,制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措施,并在2006年开展了“文化建设年”活动,大力促进文化建设。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率先走进全国先进行列的西部文化大市,建设“文化鄂尔多斯”。

        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是鄂尔多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鄂尔多斯地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地带,是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大舞台;萨拉乌素文化、朱开沟文化等标志着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众多游牧民族在鄂尔多斯草原繁衍生息、发展状大,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鄂尔多斯是保留、传承中国北方草原文化象征的蒙古族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和民俗文化最完整的地区。因此,鄂尔多斯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和谐理念等,至今在现代化建设中仍然是值得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鄂尔多斯文化,是发展文化事业、开发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优秀的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是激发文化的繁荣与强大的创造力,推动鄂尔多斯的社会文明不断向前跨越的可靠保证。

        “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达2.2亿元,健全、完善了市、旗(区)、乡(镇、苏木)、村(嘎查)四级文物保护网。查明市辖境内各类古文化遗址1000多处,其中,4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3处属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鄂托克旗的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及百眼井,于2003年被国务院特批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石宫的保护性修缮工作进入具体施工阶段。“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传统文化遗存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入国家艺术科学“十五”科研规划的漫翰调研究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2006年,乌审旗被命名为“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苏勒德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民间歌舞之乡”。

        立足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创作艺术精品,使鄂尔多斯蒙古族舞台艺术大放光彩。《鄂尔多斯婚礼》歌舞艺术品牌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进行著作权登记注册,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民族艺术精品。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排演的重点剧目——《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剧目行列。“十五”期间,全市专业文艺团体新创整台剧(节)目75台,新创音乐、舞蹈、曲艺作品566件,其中,共获国家级奖励98项,获自治区(省)级奖励140项。

        坚持面向基层、为人民大众报务,是鄂尔多斯市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的方向,也使乌兰牧骑在西部大开发中焕发了青春。2005年8月,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举行,在这次乌兰牧骑诞生48年来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艺术盛会上,鄂尔多斯市5支乌兰牧骑摘取了44个奖项,名列总分第一。全市6支乌兰牧骑中,有5支进入一类乌兰牧骑先进行列,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名列全区榜首,并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大力宣传先进文化”成为鄂尔多斯市文艺工作者的共识。“十五”期间,市、旗(区)两级专业文艺团体深入农村、牧区、国家重点建设工地、企业、学校、部队演出,达到年均1600多场,累计8000多场。各文艺团体深化改革,面向市场,不仅在国内各省区巡回演出,而且多次应邀出访,赴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演出,有效地宣传鄂尔多斯文化,扩大了鄂尔多斯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人民群众是最广大的受众,也是最广泛、深厚的基础。鄂尔多斯市将广泛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十五”期间投资1亿多元,在8个旗(区)相继新建了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有7个旗(区)的文化馆和5个旗(区)的图书馆新建了馆舍,并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全市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达到8.5万平方米。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市有1个文化站被评为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6个基层电影放映队相继荣获国家或自治区“先进电影放映队”称号。配合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工作,鄂尔多斯市为农牧民放映科教片、故事片,实施电影放映“1231工程”和“科普之春”电影汇演活动,使科普知识大面积普级、推广,适应了农村、牧区生产商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要求,对于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促进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新时期文化服务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值得重视的是,通过开展广泛的、积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十五”期间,全市有4个旗(区)成为全国先进文化旗,产生了4个全国先进文化集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在鄂尔多斯大地激昂唱响,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推动鄂尔多斯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与可靠保障。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推动了鄂尔斯旅游业的发展。“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的旅游景区从22家增加到35家,其中A级景区从1家增加到20家,AAAA级景区达到4家,AAA级景区达到4家,AA级景区达到6家,A级景区的质量、数量均位居全区第一。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扩建后,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正在向世界级旅游景点迈进。“十五”期间,游客人数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旅游年收入以38%的速度递增。“十五”期间接待中外游客人数、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1.67倍、5.80倍。2005年,全市直接从事旅游行业人员达到1万人以上,间接从业者达到5万人以上。旅游业正在成为弘扬鄂尔多斯文化的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4、社会和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开创新的局面。

        西部大开发起步之时,就有人预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引发经济利益失衡、社会分化加剧、城乡差别扩大、社会发展失调、民族宗教矛盾激化等问题,甚至引发社会的动荡。

        鄂尔多斯市委、政府着力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鄂尔多斯”为发展方向,注重保持社会的协调与稳定。避免了社会发展、社会利益失衡的状况,推动了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市在经济高速发展、地方财力显著增强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教育、体育、卫生医疗、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2005年,鄂尔多斯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初中入学率达到98%,高中入学率达到89%。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效明显,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启动,已建成138所学校地面卫星接受系统。普通高考升学率达到58.7%,比1999年提高16个百分点。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农牧民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社会安定满意度均大幅度提高。

        使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提高相协调。

        西部大开发以来,是鄂尔多斯市城乡群众收入增加最快、生活水平提高最为明显的时期。2000——2005年,鄂尔多斯市人均社会消费总额从2108元增加到10243元,提高了9倍;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4110元增加到20656元,提高了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502元增加到11025元,提高了1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4499元增加到8879元,提高近1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453元增加到4601元,提高0.9倍;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59元增加到3589元,提高0.8倍。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4.5平方米,比2000年扩大30%;农村、牧区人均砖木水泥结构住房面积达到25.4平方米,比2000年扩大20%左右;每百户居民家庭电话拥有量达到200部,电脑拥有量达到14台;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95%,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超过9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79.8%。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使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市提出“三化互动”,以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保证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通过“三化互动”发育、壮大市场,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产业集聚,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繁荣第三产业,以业兴城,从而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吸纳、转移农牧民开辟广阔的空间。通过拓展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鄂尔多斯市坚持“推进特色化城镇建设”的方向,加快东胜老城区改造、铁西区和康巴什新区建设,与伊金霍洛旗阿腾席热镇形成核心区,使城市核心区从传统的“扩散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组团式”格局;其它6旗的“旗府6镇”突出区域特色,体现草原风情,建设各具风情、魅力突出的“草原明珠”小城市;加快建设一批依据产业开发和工业园区的工业城镇,形成新型城市化格局。在城市改造中,鄂尔多斯东胜区实行了“阳光拆迁”,将拆迁补偿方案公布,避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对因城市扩建而失地的农民,实行“先安置、后收储、谁收储、新安置”的原则,保证安置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切实保持农民的利益。2000——2005年,鄂尔多斯市城镇建成区面积从69.2平方公里扩大到14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39.4万人增加到74.8万人,城市化率从43.5%提高到54%.

        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多万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基础上,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等不断完善,民主、法制逐步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正在鄂尔多斯大地成长。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民族团结关系更加巩固,不断发展。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共同创造了崭新的局面。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和谐相处,安居乐业。邪教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抵制,近年来,邪教“门徒会”在鄂尔多斯相邻省区滋生、蔓延,在鄂尔多斯则难有立足之地。

        “鄂尔多斯模式”告诉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完全正确的,是非常及时的,是完全符合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的,也是完全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和整体利益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西部地区大有希望,鄂尔多斯的今天预示着西部广大地区的明天。当生态改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的西部在广阔的大地上崛起之际,也就是我们的伟大祖国真正从大国成为世界强国之时!

 

               (作者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7年8月21日

 

 

 

责任编辑:潘照东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