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这个曾经是内蒙古12个盟市中的“小个子”,从世纪之交迈上高速发展的轨道,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国家重要能源战略基地,让世人刮目相看。 鄂尔多斯市原为伊克昭盟,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翻开鄂尔多斯统计年鉴,1978年,当时的伊克昭盟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46亿元,财政收入仅有0.1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区后三位;8个旗县中有5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3个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县。改革开放三十年,鄂尔多斯经济以年均21.4%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十五”以来,年均增速达到31.7%,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鄂尔多斯,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0亿元,居自治区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财政收入200亿元,位居自治区第一。全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实现了从农牧业大盟到工业强市,从贫困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跨越。 是什么催生了鄂尔多斯这匹“黑马”?鄂尔多斯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路径分别是什么?不同的人可以有多种分析、判断的角度和方法,但一个共同的基本结论是,鄂尔多斯成功走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鄂尔多斯模式”。 ——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贫困落后地区翻梯度推移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贫穷,是西部的普遍特点;发展,是西部的共同愿望。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思路,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发展成效也大有不相同。与其他西部地区一样,鄂尔多斯交通落后,远离市场,既没有大城市和经济体的辐射带动,也没有国家政策倾斜,过去主要依靠低水平引进技术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求得自身发展,始终难以摆脱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困扰。从农牧业的“三种五小”(每年种树、种草、种柠条300万亩,建设小水利、小流域、小草库伦、小经济园林、小农机具)到工业的“小煤窑、小电厂、小白灰”,历经多少年的小打小闹,市未强,民未富,鄂尔多斯依然没有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广大西部地区吹响了发展的号角。面对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鄂尔多斯没有简单地、消极地、被动地承接东部地区淘汰的落后产业和生产力,而是瞄准一流,发展先进,与高的攀,与好的比,与快的争,在改革发展大潮中突出重围,走出了一条落后地区反梯度推移、后来者居上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大目标引领跨越发展。探寻鄂尔多斯历史巨变的内因,根本源于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源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源于鄂尔多斯决策者敢于否定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2003年市委提出了“四个超一”(即:到2010年全市GDP超1000亿,财政收入超100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1000元,达到2万元),2006年市第二次党代会又提出了“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走进全国前列,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始终以宏大的目标引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勇创一流。从全区后列位次跨入到自治区第一方阵,每一次的超越和变化,鄂尔多斯都没有沉醉于辉煌,始终站在“全区率先、西部领先、全国争先的高度,以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对发展目标进行大构筑,推动经济社会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大项目提升产业层次。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产业革命。西部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落后,缺乏大产业、大项目的支撑。鄂尔多斯抢抓国家煤电油运紧张机遇,坚持大字当家、好字当头、高字当先,提出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六个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构筑起“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四大产业体系。在“六个高”引领下,世界规模最大的井工煤矿——年产2000万吨的布尔台煤矿,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北方联合电力达拉特发电厂,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最大循环经济项目——亿利资源集团年产100万吨PVC等一批大项目在鄂尔多斯落地。“十五”以来,全市引进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76项,“顶天立地”取代了“铺天盖地”,这些大项目有的建成投产,有的将于2008年至2010年发挥效益,鄂尔多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更加强劲。 大平台吸纳要素集聚。高级生产要素匮乏,是西部地区面临的普遍难题。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一无人才,二无技术、资金,经济增长动力只能依靠煤炭等低级生产要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单纯依靠自然资源等低级生产要素发展的道路难以为继,着力构筑社会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成为鄂尔多斯实现新跨越的首要任务。“十五”以来,鄂尔多斯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建好大基地吸引大项目,以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为平台和载体,聚集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先后建立了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自治区特色产业人才基地,吸纳区内外高校毕业生2万多人,建成了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曾经增长动力不足、生产要素缺乏的鄂尔多斯,如今各类资本竞相进入,各级企业纷至沓来,各种高科技、高学历人才蜂拥而至,实现了生产要素从低端向高端、从要素流出区向要素流入区的跨越。 大投入摆脱瓶颈制约。基础设施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是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多年来,鄂尔多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里仍然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机场。面对现实,“十五”以来,鄂尔多斯遵循“三化互动水支撑、基础设施要先行”的建设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以市场化运作率先引进民间资本,累计投资80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东胜和棋盘井两大供水工程,沿黄河和无定河南北两线调水工程正在建设,水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站分别由2000年的13座、2座增加到48座、14座,用电条件极大改善;航空运输、高速公路、地方跌路从无到有,自己建设的高速公路和地方铁路里程全国第一,公路通车里程由2000年的6658公里增加到14200公里。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构建起水、电、讯基础供应网络和公路、跌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正在实现由边远贫困地区向区域性中心增长极的跨越。 ——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资源富集地区资源节能、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鄂尔多斯资源富集,全市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煤炭资源探明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2%,有全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资源丰富是潜在的优势,但不一定是财富。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发达的资源富集地区往往走不出一个怪圈:发展工业则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抓好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往往又导致工业停滞、经济滑坡。面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鄂尔多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治理环境污染,走集约发展、多元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作为全国产煤大市,过去的鄂尔多斯煤炭行业机械化程度低、采煤工艺落后。这种掠夺式开采,不仅浪费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降低了煤炭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实施提高煤炭回采率三年攻坚战,提高了煤炭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选择意味着放弃,淘汰意味着集中。随着一大批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大、规模小的煤矿关停并转,地方煤矿从1901座压缩到276座,采掘机械化率由不足10%提高到65%以上,回采率由不足30%提高到75%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0%。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0.015,达到世界一流安全生产水平。煤炭年产量由2000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2亿吨,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普遍各地的工业广场退出历史舞台,煤炭从采掘、储存、运输均实现了封闭式、一体化操作,煤炭大市不见“煤”的景象,成为鄂尔多斯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展现。煤炭资源开发的成功实践,促进了天然气等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克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突出问题,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迸发出强大活力。 大力延伸产业链。资源富集地区如果总是以原材料输出和初级产品加工支撑经济增长,容易掉入“比较优势陷阱”。只有加快资源转化增值,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走出“富饶的贫困”。“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坚持把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合理开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进建设了年产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的大化肥生产线、年产1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生产线、国内最大的300万吨煤制二甲醚生产线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开发了煤转电、煤制焦、煤制油、煤化工、煤基醇醚燃料和天然气制甲醇、天然气制合成氨等综合能源产业品,形成了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和天然气——甲醇等多条产业链,构筑起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次、二次能源开发并举,煤、电、气、油等各类能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形成了919万千瓦电力装机和550万吨化工产品的年产能力,工业经济实现了由资源生产型向能源重化工型、循环经济型的重大跨越。 大力发展非煤矿产业。鄂尔多斯总结借鉴辽宁阜新、德国鲁尔等因矿而生、因矿而兴、因矿而衰的资源型城市的经验教训,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时推动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超越来自煤炭的黑色诱惑。他们依托而不依赖资源,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正在培育和形成以绒纺、制衣为主的羊绒服饰产业集群,以汽车、发动机制造、煤炭采掘、煤化工大型机械制造为主的制造产业集群,以中蒙药、生物制药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以沙柳造纸、甘草制药、沙棘制食品为主的林沙草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产业优势逐渐凸显。与此同时,他们提出建设“旅游大市、文化大市、运输大市”的发展思路,以发展旅游、文化、运输为龙头,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改变了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生态工业之路是人类基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深刻反思,对于鄂尔多斯来讲尤为迫切。“十五”以来,鄂尔多斯把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禁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引导、约束煤炭和煤化工以及电力、冶金、建材等企业节能、节水、降耗,规划建设了蒙西、棋盘井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煤——电——废渣——建材及其废物利用、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循环产业链条,大循环格局正在培育形成。2007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95吨标准煤。严格落实企业治污减排的主体责任,淘汰、改造、治理了一大批污染企业。“十五”以来,全市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37户,督促重点企业上了进10亿元的环保设备,东胜区垃圾处理实现了零排放、无害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28公里,境内无一家污染物排放企业。鄂尔多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生态脆弱的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道路。 鄂尔多斯土地贫瘠、生态脆弱,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地占总面积48%,干旱硬梁和丘陵沟壑地区占48%,年降水量为350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被水保专家称为“地球癌症”砒砂岩裸露区,年侵蚀模数高达4万吨/平方公里,年均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联合国专家称之为不宜人居地区。当地老百姓形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多年来,鄂尔多斯的生态建设不是政府不重视,不是人民不勤劳,不是投入不够多,钱没少投、汗没少流,但生态环境依然不断恶化。1998年到2000年,连续三年大旱,鄂尔多斯草原赤地千里,80%的草原沙化、退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查阅鄂尔多斯有气象记载的48年历史,鄂尔多斯决策者认识到“十年九旱、灾害连年”是基本的自然规律,而在人与自然的主要矛盾中,人的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他们顺应规律,确立了建设“绿色大市”的目标,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摆脱了生态环境长期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创造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 变战天斗地为顺天而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生态恶化之源。鄂尔多斯从变革生产方式入手,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收,积极推进舍饲养殖,不堪重负的8816万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坚持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以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和户籍制度改革为主攻点,推进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减轻生态压力。制定了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农牧业发展“三区”规划,启动建设2万平方公里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实施“大漠披绿”和“水草丰美”工程,通过人的主动退出,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和平衡。2000年以来,全市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单纯治沙造林为绿富同兴。1984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沙产业”理论。鄂尔多斯在多年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沙漠不仅给人类带来生存威胁,同时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绿色资源。他们在绿起来的同时,让农牧民也富起来,不让治沙造林者流汗又流泪。大力发展林沙产业,按照“三化”(林板一体化、林纸一体化、林饲一体化)、“三品”(饮料、药品、保健品)的总体思路,构筑科学合理的产业格局,逆向拉动防沙治沙工作,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沙柳造纸项目带动农牧民种植沙柳600多万亩,甘草制药项目带动农牧民种植甘草近400万亩,沙棘产业化项目带动农牧民治理砒砂岩39.8万亩,2007年全市林沙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依托生态建设形成的良好环境,鄂尔多斯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来国内外大批的游客,生态产业真正变成社会公众的绿色银行。 变政府单一投入为多元化投资。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变革更具根本性,能极大地释放活力、增强动力。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积极争取并认真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沿黄百万亩速生丰产林等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502.7万亩、退牧还草3013万亩、人工造林1016万亩、飞播造林838万亩、封育102万亩。在实施重点工程的同时,他们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利益机制,坚持“个人、集体、国家一齐上”,制定“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等生态保护建设政策,推行“五荒”拍卖治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生态建设“十五”以来,围绕生态建设,涌现出了亿利、伊泰、恩格贝、东达、万正等集团企业和殷玉珍、乌日更达赖等一批治沙绿化典型,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8.07%,相当于每年新增资源面积近130万亩,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屏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年来,世界生态卫生大会和全国灌木林现场会、防沙治沙工作会议、水资源工作会议等相继在鄂尔多斯召开,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鄂尔多斯市视察,对这里的生态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地广人稀地区收缩转移的集中发展道路。 鄂尔多斯市面积8.7万公里,人口151.4万,有着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生产力布局分散的典型特点,产业集聚带动能力弱,发展受制于水。鄂尔多斯在对发展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对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发展道路进行全新探索,对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提出了把全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沿河、沿边地区,走集中发展道路,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投向有空间、有优势、有效益、有潜力的地区、产业和项目,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集群效应,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更高水平上的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农牧业向沿河和城郊优势地区集中。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广袤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分布着几十万农牧民,生产战线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难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更是无从谈起。他们改变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牧业发展重心向沿河和城郊地区转移,推进农牧区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对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种养结构、养殖方式、人口布局、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方式进行“六大调整”,促进土地和草牧场向规模经营集中,发展现代农牧业。全市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13亿斤增加到27亿斤,牧畜头数由615万头只增长到1351.3万头只,50万亩节水农牧业示范基地、10万亩高效农牧业基地、百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和万亩标准化温棚种植等多个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蓬勃发展,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现代农牧业开始破题。 推进工业向沿河和沿边优势地区集中。工业集中度低是困扰很多西部地区发展的难题。鄂尔多斯过去也曾因项目“天女散花”式摆布,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链条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环境保护与治理污染难度加大。“十五”以来,鄂尔多斯着力推进地域经济一体化,打破县域分割,在全市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调整生产布局,推进工业化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集中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基地。规划建设了2亿吨煤炭、1500万千瓦电力、1000万吨化工基地,促进企业聚集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了蒙西、棋盘井、树林召等8个承载能力强、设施配套功能齐备、社会服务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在园内构筑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园区的产业集群、要素聚集、资源集约效应充分显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窗口。 推进城镇向中心城区和沿河优势地区集中。在全国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时,鄂尔多斯小城镇建设也遍地开花,苏木乡镇最多时达138个。镇区布局分散,普遍规模小,集聚生产要素和吸纳带动能力不强,最小的镇区仅有162人,“一个广场一座楼,一条马路望到头”是小城镇建设的真实写照。2002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坚决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在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集中建设旗府所在地和重点镇,规划建设了大路、树林召、乌兰木伦、巴拉贡、蒙西、棋盘井、上海庙等沿河产业重镇,乡镇撤并到50个。跳出拆迁思维,按照“拉大、补欠、崛起”的城市化发展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康巴什——东胜——阿镇城市核心区,在荒漠上规划建设了32平方公里的康巴什新区,依托旧城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铁西新区,促进了城镇建设重点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城市核心区由扩散式向组团式、城镇布局由遍地开花向集中建设的重大转变,走出了城市建设——拆迁——再建设一再拆迁的困扰。城镇的集中,带来了人口的集中、要素的集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1%,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69.2平方公里扩大到2007年的153.7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城镇化格局,荣获中国创意城市宜居规划创新奖。 ——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西部边远地区自主增长的内生性发展道路。 与沿海地区相比,鄂尔多斯地处西部边远地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可贵的是鄂尔多斯并没有因地处偏远而思想保守,没有因经济落后而怨天尤人,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突破和消除体制性障碍,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既保持了外部的活力,更激发了内在的动力。 坚持政府创造环境。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全区率先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率先完成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早在2000年,480户国企全部完成改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投融资的直接干预,除极个别的特殊领域之外,都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十五”以来,全市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分别占全部投资的10%、 26%、1%、 63%,非国有资金明显超过了国有资金,外来投资已成为地区投资发展的主体。加强政府自身改革,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切实为市场主体服务,维护创业者合法权益,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大力打造“阳光政府”。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规范性文件“重砍三刀”,把那些不该由政府管的还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去管,把该抓的事情切实抓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市场培育主体。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而培育企业的关键在于培育企业家。鄂尔多斯打造市场主体,一靠“联”,二靠“引”,三靠“育”。“联”就是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联合重组,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美国西格玛、美国GE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发展,与当地企业组建“联合舰队”,实行集团化运作,成功推出亿利集团与神华、上海华谊强强联合模式;“引”就是扩大开放,创造条件,把国内外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进来,国家五大发电公司、两大石油公司、神华集团、新奥集团、华泰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外来大企业投资项目的个数、投资额度、所占比重连创新高;“育”就是培育本土企业,变“输血”为“造血”,鄂尔多斯一代一代本土企业家茁壮成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07年,全市拥有440户规模以上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占自治区的1/5。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牧民走进城市,闯荡市场,成为市场的新型主体。 坚持社会发展经济。鄂尔多斯重视保护、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创新,褒扬改革者,支持创业者,宽容失败者,维护创业者合法权益,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曳好创业环境,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营造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自由、宽松、平等的环境,激发了活力、创造了财富、开辟了发展新天地,催生了非公有经济的崛起和腾飞。至2007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达到6216户,注册资金373.6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46991户。全市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比例为1:1.4:16:1 18,国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比例为1:38:1 .4。企业发展由中区直企业、四大集团、中小企业“三分天下”转变为“群雄并起”,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民间投资以年均71%的速度堪长,非公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33.1%上升到2007年的62%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正在加强,内生性增长机制逐步形成。 ——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统筹协调的和谐发展道路。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更为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更为突出。许多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开发建设,不但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而且并没有给老百姓增加收益。“十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坚持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的理念,在财力尚不富足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去,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鄂尔多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惠农政策,坚持“多予、不取”,集中财力解决“三农”问题。2003年率先全面免征农牧业税,实现了农牧民税赋“零负担”。“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公共财政累计投入45.7亿元,大力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在社会事业方面累计投入71.7亿元,年均增长29.3%,建设了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坚持科教兴市战略,2004年率先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标准新建校舍,控制班容量,在全面“普九”的基础上,目前正在逐步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每个乡镇建成一座标准化中心卫生院,2005年率先推行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合作基金达到100元,参合率达到90%启动了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健全了四级医疗卫生体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集中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鄂尔多斯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成吉思汗陵开发区成为内蒙古首个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创作推出了《鄂尔多斯婚礼》、《走进石锁沟》等一批国家级文艺精品,98项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地区文化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统筹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在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鄂尔多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6000元,分别是2000年的2.9倍、2.5倍。实行免费就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农牧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对鄂尔多斯籍的高考落榜生全部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大量外来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由2000年的72.3万人增长到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4%以内。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19.2平方米、21.7平方米提高到25.6平方米、27.5平方米,近两年全市累计投资21.1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153万平方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正在得到解决。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2005年率先推行了农牧民低保制度,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8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启动了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无业居民养老金标准每月达到450元,农牧民养老金标准每月达到200元。近五年累计投资12.6亿元用于资助贫困群众,解决了15.6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2006年开始每年为每户农牧民提供4吨平价煤,使23万户、65万农牧民受益。每百户城乡居民分别拥有家用汽车12辆、7辆,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广大群众普遍反映,十六大以来的这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大家幸福感和满意度最高的时期。 鄂尔多斯的发展变化,最根本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践,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也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这些年,国内经济界聚焦鄂尔多斯,对这种发展模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认可。鄂尔多斯模式的核心就是“以优聚优、集优发展”,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以改善发展环境为基础、以优化要素禀赋结构为核心、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实现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转化、增值,以优势自然资源聚集优势社会资源,走出一条区域特色鲜明的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这是继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浦东、昆山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典型之后,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涌现的又一生动典型。这是一个可以放大的模式,鄂尔多斯经验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意义。认真总结鄂尔多斯模式,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当前西部地区最紧迫的任务。避免发展走弯路,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传统的、落后的、固有的发展方式,让科学发展观闪耀出真理的光芒,无疑阻力重重、困难重重,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而曲折的过程。鄂尔多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前所未有的困难、阻力和压力,甚至是非议、指责和反对。但决策者们见难不畏难,吃苦不言苦,敢于直面矛盾,排除一切干扰,顶住各种非议、风险和考验,在攻坚中奋进,在破难中超越,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演变。鄂尔多斯的发展表明:只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自觉、全面、坚决地加以贯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科学理性地推动发展。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男于解放思想,敢于战胜自我。发展的阻力,往往来自思想的阻力。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更大。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自我扬弃,就是战胜自我。由于旧思想的作祟,习惯势力的干扰,利益格局的调整,鄂尔多斯每一次发展目标的构筑,每一个重大决策的制定,每一项战略举措的实施,都伴随着观念的碰撞,认识的交锋,利益的取舍,都是艰难的思想解放,都是痛苦的发展抉择,甚至影响到官员的“乌纱帽”。鄂尔多斯决策者们始终敢闯敢试不保守,敢谋敢为不僵化,敢做敢当不退缩,以新思想引领新发展。鄂尔多斯的发展表明:越是发展经济,越要解放思想;越是发展的关键阶段,越需要更大魄力解放思想。只有坚决突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克服前进中的矛盾,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前提。鄂尔多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树立大生态文明观,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谋划地区发展的首要问题。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的发展表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千方百计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造福千秋万代,这是西部地区对国家、对民族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尊重规律,科学决策。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成功决策必须是符合规律的科学决策。改革开放越深入,决策的复杂性、艰巨性就越大,对决策的要求也越高。鄂尔多斯在推动和加快发展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党的执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把决策建立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更加超前的思路指导发展。对过去已有的、成功的发展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认识,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去把握,进行更全面、更有突破性的实践,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鄂尔多斯的发展表明:落后地区的发展经不起折腾,更交不起学费。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谋划发展,才能够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更好地驾驭形势,把握形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抢抓机遇,在服务大局中发展自己。机遇是一种宝贵的发展资源。鄂尔多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把地区发展放在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之中,把贯彻中央精神转化为地区发展的机遇,变被动调控为主动贯彻,变制约因素为有利条件,赢得了发展先机。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已被打破;抢抓国家煤电油运紧张的市场机遇,做大做强煤炭、电力、化工等主导产业,打造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抓撤盟设市机遇,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核心区正在形成。鄂尔多斯的发展表明:只有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适应国家调控,不闯“红灯”、不打“擦边球”,将中央的要求、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诉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适应大局、服务大局中求得自身的更大发展。 第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出发点,产生不同的实践效果。鄂尔多斯自觉追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既加快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进步;既推动城市进步,又关注农村牧区发展;既立足当前的发展,又着眼发展的可持续性;既关心经济增长的总量,又关注人民群众得实惠,踏踏实实地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创造经得起群众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鄂尔多斯的发展表明:只有坚决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对百姓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利长远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经济建设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加快发展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本文为2008年2月作者受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邀请起草的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的汇报材料,参与起草的的有马建峰、吴振清、高怀京、边东、张喜平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