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专刊专版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西部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鄂尔多斯模式解析

来源:《鄂尔多斯模式研究与探索》 作者:潘照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0-16
摘要:鄂尔多斯市是中国西部的典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且多年来退化严重,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然而长期未得到科学合理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十五以来,鄂尔多斯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经

        鄂尔多斯市是中国西部的典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且多年来退化严重,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然而长期未得到科学合理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十五”以来,鄂尔多斯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经济振兴、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成为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被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归纳为“鄂尔多斯模式”。

        一、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鄂尔多斯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从国家战略要求和自身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不断深化市情认识,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用科学理念谋划发展,确立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不断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走出了一条区域特色鲜明的科学发展路子。

        鄂尔多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理念和思路。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条件和十年九旱的自然规律,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创造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局面,推动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针对工业发展中“小、短、低、粗、慢、重”等突出问题,提出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和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推动了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针对三产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三产增速不断加快,规模、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16: 60: 24,调整为2007年的4: 54: 42,推动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针对城乡二元分割、城市化严重滞后并制约城镇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的思路,加快城市核心区建设,在荒漠上建起了32平方公里的新区,以城市化引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把惠民富民作为执政为民、发展为民的第一目标,提出“共创财富、共享成果、共建和谐”的理念,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推进“三个转变”,即推进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依靠优惠政策拉动向依靠自主增长转变,在新的更高水平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的决策、正确的思路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引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走进了全国地级城市的前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0亿元增加到2007的1150亿元,年均递增40.4%;人均GDP达7.6万元,超过1万美元;同期财政收入由15. 1亿元增长到200亿元,年均递增43.9%,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2006年,全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8个旗区有5个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东胜区进入全国县域百强25位;人民生活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二、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鄂尔多斯市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占总面积48 %,干旱硬梁和丘陵沟壑地区占48 %,被水保专家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裸露区,年侵蚀模数高达4万吨/平方公里,年平均向黄河输入泥沙达到1.6亿吨。曾有专家断言,鄂尔多斯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势必导致生态环境的大破坏,甚至导致生态的大灾难。

        党中央将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列为西部大开发启动阶段第一位的战略重点。如何使生态保护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鄂尔多斯市具有生态保护建设的深厚群众基础,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涌现出宝日勒岱、王果香、殷玉珍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治沙造林代表人物。但是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长期难以扭转,成为沙区群众贫困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着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将生态保护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从地区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富同兴”展道路,实现了生态环境从“总体恶化、局部控制”向“总体控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鄂尔多斯市从变革生产方式入手,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积极推行舍饲养殖,不堪重负的8816万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步伐,以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和户籍制度改革为主攻点,推进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确保农牧区劳动力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制定了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农牧业发展“三区”规划,启动建设2万平方公里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实施“大漠披绿”和“水草丰美”工程,通过人的主动退出,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和平衡。   

        2000年以来,全市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农村牧区人口由93.5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51万人,留下来的农牧民拥有了更多的草牧场和土地等生产资源,形成30万亩高效农田、百万只肉羊基地、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基地、万亩标准化温室大棚等规模经营格局,集约型的现代农牧业加速发展。全市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13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27亿斤,牲畜头数由615万头只增长到1351万头(只),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积极争取并认真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沿黄百万亩速生丰产林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502.7万亩、退牧还草3013万亩、人工造林1016万亩、飞播造林838万亩、封育102万亩。在重点工程带动下,坚持“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制定“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等生态保护建设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生态建设,形成了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仅2007年市旗两级政府投资20多亿元。

        在大规模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同时,鄂尔多斯市着眼于“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的目标,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支撑,以社会效益为延伸,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创新发展道路。积极发展林沙产业,按照“三化”(林板一体化、林纸一体化、林饲一体化)、“三品”(饮品、药品、保健品)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构筑科学合理的产业格局,逆向拉动防沙治沙工作,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沙柳造纸项目带动农牧民种植沙柳600多万亩,甘草制药项目带动农牧民种植甘草近400万亩,沙棘产业化项目带动农牧民治理砒砂岩39.8万亩,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破解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难题,创造了人间的奇迹”。2007年全市林沙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亿元,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成吉思汗陵、恩格贝、响沙湾、七星湖等20多处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来国内外大批的游客。生态产业正在变成社会公众的绿色银行。

        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鄂尔多斯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8.07%,相当于每年新增资源面积近130万亩,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从根本上摆脱了生态环境长期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为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屏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世界生态卫生大会和全国灌木林现场会、防沙治沙工作会议、水资源工作会议相继在鄂尔多斯召开,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鄂尔多斯市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全市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其中煤炭预测总储量1630亿吨,已探明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2 %,全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境内,是国家“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煤层气探明储量达1万亿立方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食盐、芒硝、高岭土等资源也极为丰富。

        资源丰富是潜在的优势,但不一定是财富。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发达的资源富集地区往往走不出一个怪圈:发展工业则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抓好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往往又导致工业停滞、经济滑坡。西部大开发如果走不出这个怪圈,势必难以为继。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强调,要把加快发展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鄂尔多斯市坚决贯彻党中央的科学决策,针对传统的粗放型资源开发方式过度消耗甚至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弊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决关小上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治理环境污染。“十五”以来取缔了200多家小水泥、小炼油、小白灰等企业,关闭了1000多座小煤矿。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总体要求,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群、引进大项目、推进大循环,着力构建“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四大产业。开工建设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井工煤矿——年产2000万吨的布尔台煤矿、亚洲最大选煤厂——年产2000万吨的哈尔乌素选煤厂、国内第一大露天煤矿——神华哈尔乌素年产2000万吨露天煤矿等一批单井产能、装备技术、安全性能、全员工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煤矿。地方煤矿从1901座压缩到276座,采掘机械化率由不足10%提高到65 %以上,回采率由过去不足30%提高到75%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0%,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0.015,达到世界一流安全生产水平。全市煤炭年产量由2000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2亿多吨,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行业的资源整合和总量调控,促进了产业升级,提高了产业集中度,遍布各地的工业广场退出历史舞台,煤炭从采掘、储存、运输均实现了封闭式、一体化操作,土地资源实现了有效节约,水资源得到根本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治理,“煤炭大市不见煤”的景象,成为鄂尔多斯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展现。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引进建设了世界第一条500万吨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48万吨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年产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大化肥生产线、年产1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生产线、国内最大的300万吨煤制二甲醚生产线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形成年产2亿吨煤、919万千瓦电力装机和550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全市正在培育和形成以煤炭、电力、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以绒纺、制衣为主的羊绒服饰产业集群,以汽车、发动机制造、煤炭采掘、煤化工大型机械制造为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产业优势逐渐凸显。

        资源是稀缺的,更是宝贵的。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鄂尔多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加快确立以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搞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对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循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初步形成了煤——电及其废弃物利用、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循环产业链条。蒙西工业园列入我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达拉特亿利PVC工业园区成为国内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鄂尔多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十五”以来,全市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37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28公里,境内无一家污染物排黄企业。

        鄂尔多斯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迅速推进,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76.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35.1亿元,年均增长31.9%,产销率达到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64,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工业经济强势发展的鄂尔多斯,正在成为中国新兴的能源重化工接续型战略基地,为国家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的专家评价:鄂尔多斯市正在成为国家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正在成为“中国的鲁尔”。

        四、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特别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和蒙古民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蒙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独具特色。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市按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目标,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协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作用相协调、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挖掘地区文化底蕴与提升文化创新能力相促进,加快建设全国文化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鄂尔多斯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世纪培育和弘扬“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鄂尔多斯精神,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和推动跨越式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注重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十五”以来,全市累计投资2亿多元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蒙古族民俗文化和成吉思汗文博园为重点,综合布局草原文化产业板块;以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为重点,综合布局沙漠文化产业板块;以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秦直道、阿尔寨石窟为重点综合布局历史文化产业板块;鄂尔多斯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成吉思汗陵开发区成为内蒙古首个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创作推出了《鄂尔多斯婚礼》、《走进石锁沟》等一批国家级文艺精品,98项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地区文化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坚持面向基层、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大力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十五”以来,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一批旗级文化中心,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富有地区、民族特色的农家乐、牧家乐、农牧民赛歌会、家庭那达慕、文化独贵龙等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且充分体现了积极、乐观、和睦的鄂尔多斯文化内涵。各族干部群众自觉抵制邪教等腐朽文化的侵蚀,近年来在相邻地区蔓延的“门徒会”等邪教组织在鄂尔多斯市难以插足。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鄂尔多斯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五、坚持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构建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大于利民。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石。在西部大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使各族人民尽快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市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的理念,在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让每一个勤劳努力的鄂尔多斯人收入更加提高、居住环境更加优良、享受的公共服务更加完备、生活更加安康。

        鄂尔多斯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多予、不取”,集中财力解决“三农”问题。2003年率先全面免征农牧业税,实现了农牧民税赋“零负担”,全面兑现国家各项惠农补贴政策。2006年开始每年为每户农牧民提供4吨平价煤,使20多万户农牧民受益。“十五”以来,全市累计投资45.74亿元,大力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历史欠账多,鄂尔多斯市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在社会事业方面累计投入71.7亿元,年均增长29.3%,建设了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巩固和扩大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2004年率先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由全区倒数第二上升到第五位,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目前正在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每个乡镇建成一座标准化中心卫生院,2005年率先推行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合作基金达到100元,参合率达到90%;启动了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健全了四级医疗卫生体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问题。“十五”以来,投资12.6亿元用于资助贫困群众,解决了15.6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投资21.1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153万平方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正在得到解决。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2005年率先推行了农牧民低保制度,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8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启动了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无业居民养老金标准每月达到450元,农牧民养老金标准每月达到200元。

        鄂尔多斯市积极扩大就业,实行免费就业培训计划,对鄂尔多斯籍的高考落榜生全部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4%以内。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6000元,分别是2000年的2.9倍、2.5倍;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19.2平方米、21.7平方米达到25.6平方米、27.5平方米;每百户城乡居民分别拥有家用汽车12辆、7辆,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广大群众普遍反映,十六大以来的这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大家幸福感和满意度最高的时期。

        鄂尔多斯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大开发,取得了良好开局,为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同时也证明,西部地区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可以抓住宝贵的历史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创造自身的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甚至后来居上,走进全国前列。国内一些专家认为,“鄂尔多斯模式”反映了西部地区的基本特点,代表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和推广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来,鄂尔多斯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鄂尔多斯市的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地区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用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凝聚力量、凝聚智慧,汇聚成鄂尔多斯新起点上再创辉煌的巨大洪流。一个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正在祖国北方迅速崛起,鄂尔多斯这颗草原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本文为作者在2008年11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研讨会”的大会发言。

 

责任编辑:潘照东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