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孜孜不倦普查鄂尔多斯植物——记林业高级工程师吴剑雄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9年第 作者:高业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8
摘要: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鄂尔多斯的底线和价值,是植物的生命。大地需要绿色,人类需要绿色,失去了绿色,就失去了活力,面临枯竭和死亡。吴剑雄撰写植物之著,就是保护绿色,保护生态,这是新生代的命题,更是历史赋予人类的神圣生命。在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鄂尔多斯的底线和价值,是植物的生命。大地需要绿色,人类需要绿色,失去了绿色,就失去了活力,面临枯竭和死亡。吴剑雄撰写植物之著,就是保护绿色,保护生态,这是新生代的命题,更是历史赋予人类的神圣生命。在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大地有1000多种植物,有许多守护者,爱护者,但是吴剑雄老先生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员。他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祖国大地,奉献给鄂尔多斯高原的绿色。他为调查,研究,拍摄鄂尔多斯的一草一木,有一种奋不顾身,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很值得我们回味咀嚼。
        2018年在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满地金黄树叶的时候,我有缘来造访这位远近闻名的林业高级工程师吴剑雄先生。
        吴剑雄80岁,1939年4月出生在陕西省神木县,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生,一生从事林业生态,园林绿化,林木病虫害防治等事业。
        他1953年上学,1954年考入桃力民高小,195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伊克昭盟一中,1962年7月进入了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读书。
        1966年大学毕业后因学校派别斗争激烈,他和妻子刘桂蓉被发配到呼伦贝尔盟。后来,分配到新巴尔虎左旗樟子松母树林经营林场,主管母树林和樟子松种子采集。那里的人们对他们两位十分友好,对大学生和技术人员非常尊重。他们开荒地,育树苗,用辘轳打水浇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干活很累,但心情舒畅。月工资60多元,也能吃上肉,喝上牛奶,生活也不错,那里环境十分优美,苍松翠柏遍野,山花烂漫。
        但好景不长,到1970年吴剑雄和他爱人刘桂蓉分配到艰苦的毛乌素沙区腹地的鄂托克旗察汗陶老盖林场当林业技术员。当时,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差,十分艰苦,有位老场长很扣门,太不活泛了,许多有利条件都不利用,弄得工人很消极,既受苦又饿肚子干活。树与树之间有宽余的地,不让种粮食和蔬菜,树林中长一米高的青草不准放羊,也不能割下喂羊,工人没副食,没肉食吃,生下的小孩没有牛奶羊奶喝,无奈之下吴剑雄给自己家的孩子吃酥油,要走一百多里路到陕西柳贵湾牧场才能买上。
        说实话,到了1970年工人生活比刚建场时算好点了,原来林场工人生活确实困难,那时候有的工人去附近牧民家乞讨羊奶喝,捡牧民扔出去的死羊羔肉为生。虽然是捡别人扔在沙湾里的死羊肉,但时间久了牧民不高兴,蒙古族人有讲究,住房附近不能让外人随便捡东西,这样主人的财富会溜走。所以,当时闹出个大笑话,有位牧民寡妇老婆,工人们经常在她房周围捡死羊肉,说不让捡,谁都不听话,阻拦不住,老婆使出个最管用的怪招,把裤子脱下,当场把人们吓的丢魂落魄地跑了。从此,谁饿死也不敢去她家捡了,但工人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 “脱裤老婆”,一下传遍了十里八乡。
        察汗陶老盖林场给吴剑雄一家分的住房,是两间破旧房,屋内墙壁裂缝有一指宽,到冬天四处透冷风,只能用报纸糊住。取暖做饭全靠烧柴禾和羊粪,羊粪这种原料都产自牧民家里,工人们每到星期天要背上麻袋,扫帚,簸箕去周围牧民家求告才能得到。吴剑雄也慢慢学会和牧民交往,一位姓刘的牧民看见这两个可怜的大学生就亲自在自己的羊圈上教他们用扫帚扫羊粪,用簸箕扬羊粪等简单的农牧活。可砍柴背柴又成了大问题,娘生以来别说干这些活,连见都没见过,其他工人们每天早晚一背背地往回来背柴,看起来简单,背上100斤的柴走起来也挺利索,他也想跟着别人试试。可是做起来不容易,因为整柴捆柴的技术不过关,一次次都失败了,没等走到半路,一背柴都四分五裂散落一地。后来,他和另一位不会背柴的技术员崔玉广两人合作,用小车子拉,但硬地上还挺轻松,遇到大沙坡地车轮子陷在沙窝里的很深,两人弯下腰,甚至爬下费尽九牛二虎的力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好卸掉一半,才勉强拉回去。
        对于两位新来的大学生确实是种考验,学习和磨练,慢慢才适应这种艰苦的生活,这里和呼伦贝尔盟樟子松林区的生活条件相差甚远。
        吴剑雄在察汗陶老盖林场几年的时间,做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搞苗圃建设,他刚去林场时只有18亩苗圃地,而且管护松弛不严,每年冬春季野兔子啃,林场里有20几头牛任意在苗圃地里吃,乱踩踏损失特别严重。自己有苗圃地,到种树时间还从外地往回调苗子。吴剑雄经过调查摸清情况后,首先在苗圃地里建立防护设施,建立严格的管理条例和有效的防护措施,不断增加苗圃地亩数,而且产量逐年上升,彻底改变了由原来向外地进树苗,成了向外地供应树苗和卖树苗的基地,每到春天种树季节,周围很多农牧民和周边几个公社一些单位和组织来挖树苗的人络绎不绝。同时,吴剑雄组织工人给部分杨树,榆树和爬山榆树剪枝,开头放梢,这样矮树变成了大树,大树都长成了有用之材,既为工人们解决了熬茶做饭的燃料问题,又为林场创造了收入,也为周围农牧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察汗陶老盖林场的工人,都来自五湖四海,人员较杂,人们的生活习惯都大不相同,节假日,星期天一些没事干的工人,就聚在一起闲谈、赌博,相互之间闹矛盾纠纷,七嘴八舌很不团结。吴剑雄掌握了这些实际情况后,首先为了工人们的团结友爱,免费为大家照相,照集体相,全家福,友好相。组织一些有特长爱好,有才能的工人,家属在星期天,节假日给他们教唱歌曲,排练文艺节目,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经常组织工人晚上到公社礼堂观看电影,乌兰牧骑等,有时在电影未开演前或换胶片子时吴剑雄为了渲染全体观众的气氛,他站起来打拍子让工人们合唱一些非常有力量的革命歌曲,顿时歌声回荡在整个大礼堂,赢得全场观众欢呼喝彩。林场工人们编排好的文艺节目,到了重大节日在公社礼堂演出,是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所以,让全公社农牧民免费观看。农牧民听说吴剑雄带领工人们在公社礼堂表演节目,农忙时也扔下手中的活儿迫不及待地去观看。听说有的牧民真有意思,学会了歌曲“回娘家”,快板“昂素大队打水库,炮声连天干劲足”,回家放羊时把草原当成舞台,把羊群当成观众,整整唱半年,估计羊听歌曲吃草也会更有滋味了。其实,文体生活就是味精生活,放到哪里哪里就有味,哪里就有快乐。从此,林场的工人们有了欢声笑语的快乐生活,矛盾纠纷少了,赌博少了,友谊友爱多了,无论干什么都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1971年一场突如其来,罕见的大面积杨柳腐烂病,东方金龟子,柳毒蛾病虫害降临在察汗陶老盖林场,这是建场10年未曾见过的一场病虫害,成片的树木面临枯死的危险。吴剑雄主动请缨,带领全场职工家属,儿童齐上阵。在没有任何药剂、资金、喷雾机械的情况下,用最省钱,最管用,最有效的土办法与虫害作斗争。用手提虫,用镰刀铲子刮树皮,涂洒碱水等方法,连续奋战了7个昼夜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免了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挽救了几千万棵树木,保住了万亩林场。
        吴剑雄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拓展了他的才能和技术,特别是这场病虫害的防治大战,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赞扬和好评。同时得到全场工人的拥护,尊敬和信任。并迎来了很重要,备受人们关注的,1973年全盟森林病虫害测报现场会在察汗陶老盖林场胜利召开。
        吴剑雄在察汗陶老盖林场工作时,留下最遗憾,最伤心的一件事,就是离林场只有几公里地的哈乐盖梁上黑格兰(小叶鼠李)被严重毁灭,现在说起他都后悔不已。
        哈乐盖梁上过去密密麻麻长的一梁乔木黑格兰,3万多棵,有的树冠特别大,夏季有牛羊,马群纳凉,避风雨。黑格兰木质坚硬,长成一株高4至5米,直径粗30到50厘米的粗黑格兰很费时,需要800至1000年时间,黑格兰有耐腐蚀、耐暴晒的作用,像碗口粗的在水里和土里千年沤不烂。可这样一种珍稀树种,竟被人们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肆无忌惮地破坏。个人挖,集体砍,过路的运输队司机用汽车拽,时间不长就彻底毁灭的断子绝孙了。
        吴剑雄现在说起还十分痛心,他说:“虽然我是学林的,可那时根本不知道,在干硬梁上能长出那么一种珍贵的野生黑格兰。其实,林场的白场长,那时用牛车拉来黑格兰圈林场水库,我就没省得去过问这是什么东西,后来,知道珍惜,悔之晚矣。”
        吴剑雄从12岁时,跟随家乡人赶牛车路过乌审旗乌审召东部的柳湾林带,亲眼目睹了茂密旺盛的沙柳,乌柳,给他幼小的心灵抹上了重重的记忆。在察汗陶老盖林场工作时,他发现牧民草牧场的柳湾林退化,枯死的现象,所以他很重视研究沙区天然柳湾的作用和死亡原因。天然柳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牧区很好的天然牧场等很多重要因素,是一种宝贵的植物资源。经过几年定点试验,潜心研究发现,天然柳湾林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有三种虫害,一种病毒,最简便的方法是平茬复壮。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促进了毛乌素沙区柳湾林大面积恢复,为鄂尔多斯的绿色发展,生态平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本书能鼓励一个人,激励一个人,书是有信心人的动力源泉。1978年吴剑雄在北京火车上偶遇《人民日报》社的退休记者刘燮阳先生,送他一本《新闻没有句号》的书,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启发,他想,自己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也决不能画上句号。1999年退休后,萌发了编写鄂尔多斯植物的念头。
        从2002年至今十多年的时间,吴剑雄夫妇为采集、记录、拍照植物,走遍了鄂尔多斯的山山水水,对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有时为一棵药草,在一年内要跑三五趟,因为草木的生长期在不断的变化,把不同时期的样本,都详实的拍摄记录下,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经常上山坡进深沟,出现过车翻人倒,砸坏相机,半山腰上遇见毒蛇躲避跌下去,幸好架在一株枯树杆上没出现生命危机,在巴图湾采拍时,半坡泥泞脚滑掉进河边芦苇里,自己浑身疼痛的无法爬起来,幸亏当时被人发现早,救了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些年,他们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工作生活,渴了喝冷水,饿了啃面包,早出晚归,生活简朴无规律。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而积劳成疾,2007年11月吴剑雄心脏病突发,在北京三一五医院做了介入式心脏手术,上了两个支架,2019年又上了个支架。2012年5月,在去西安考察园林科研途中,吴剑雄得知自己身患肝癌,他悄悄隐瞒这个病,等到考察结束后,才在儿女们的陪同下到北京治疗,2017年又做了第二次肝癌手术。每次手术后刚刚三个月,又积极投身到野外拍摄记录工作中。
        近十多年以来,吴剑雄夫妇为了写作鄂尔多斯植物巨著,一年温暖的三季在野外搞拍摄、调查、记录植物工作,寒冷的冬季在家伏案编排。每日白天奔波在山岭原野,晚上案头挑灯。以自己的宝贵生命作为代价,奋不顾身的编写出《鄂尔多斯植物志》《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植物》《鄂尔多斯古树名木》《鄂尔多斯园林植物》《毛乌素沙区天然柳湾林》和即将出版的《鄂尔多斯药用植物》等11部巨著,花费了他自己的200多万元积蓄,共录用8000多张彩图,600多万文字,1200多种植物。这就是一位老林业科技工作者对鄂尔多斯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巨大贡献。
        心态改变人生,改变生活,用平静的心态面对人生,人只要有精神,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巴普洛夫说:“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吴剑雄已80岁高龄,在多种疾病,而且还有癌症病魔在身都毫不惧怕,毫不退却,有一种坚毅的精神和执著的劲头。他说:“老天爷之所以现在还把我留下,就是因为我对大自然特别热爱,能为家乡和后人做一点事,我就满足了。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没有理由停下来。”吴剑雄先生的心态特别好,很自然,很淡定,从来没有把病当成病。他的那种风骨和刚强的精神,让人十分敬佩,强烈地感染了身边的亲人,和其他许多人。
        在人类历史上,再辉煌的宫殿也有过期坍塌的时候,唯有文化千年不朽。吴剑雄的这些植物专著,正本清源,填补了本土文化的空白,具有社会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历史价值。书内记载了百岁榆柳,千年松柏和千年不腐黑格兰,这些用汗水与热血,凝聚而成的巨著,将会成为鄂尔多斯生态史上的一座丰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会越来越珍贵!
        为了鄂尔多斯的一草一木他奋不顾身,废寝忘食,用一生的心血摸清植物的规律和作用,用双脚反反复复地丈量了鄂尔多斯的山山水水,经受一次次灵魂的洗礼,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是时代楷模,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名副其实的老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高业生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