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讲好内蒙古黄河历史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1期 作者:甄自明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8-29
摘要: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千米,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和自治区,最后汇入渤海。黄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发源,奔腾而下,穿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形成一个大几字弯。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在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千米,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和自治区,最后汇入渤海。黄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发源,奔腾而下,穿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形成一个大“几”字弯。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在内蒙古自西向东分别流经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等七个盟市,形成了一个小“几”字弯,即内蒙古黄河流域,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神奇土地。历代以来,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胡焕庸线从这里穿过,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在这里交汇,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部族在这里碰撞、交融,多个时代的草原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历代多个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内蒙古黄河流域成为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西口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代表性地区,成为历代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地区。
        在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典故,对本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我们对“历史典故”的定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是指过去留下来的经典故事,包括古代发生并流传下来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道路、重要场所、重要文化现象等相关的历史经典故事,并且这些历史典故都是有历史文献依据、考古实物依据、曾经真实存在的历史史实。这些历史典故都是能充分反映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道路、重要场所、重要文化现象等,与以前经典人物、经典故事的历史典故也是一脉相承的,为了更加凸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文中历史典故的涵义有所扩展。
        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典故有:青铜文化与青铜之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宣太后与义渠王的故事,秦直道贯通河套地区与关中地区,昭君出塞,文姬归汉,南流黄河两岸的君子津诚信故事,北魏南迁在盛乐建国,敕勒歌,木兰诗,隋王朝收服突厥,隋炀帝会盟启民可汗,唐朝安置突厥与六胡州、参天可汗道,宋辽夏的榷场贸易,元代欧亚大陆草原丝绸之路,明蒙通贡互市,俺答汗扶持板升农业,鄂尔多斯部入居河套,藏传佛教的传入与兴建召庙,万里茶道与内蒙古茶文化,走西口与融合文化,蒙汉融合与二人台、漫瀚调,旅蒙商与城市集镇的形成,鸡鸣三省之地、黄河老牛湾等。这些历史典故,一代代讲述传承下来,成为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的深刻印记,成为联系古代和现代的穿越时空的神奇纽带,对今天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基础、民族构成、居民心理、传统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这个地区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和典型地区。
        我们以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的呼和浩特市为例,简单介绍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对今天呼和浩特市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在呼和浩特市,常见以“板”命名的村庄。比如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的和林格尔新区,就有公布板、姑子板等村庄。事实上,“板”是“板升”的蒙古语音译简称,含义是房屋。这些村庄名称体现了蒙汉民族交融的特点。明朝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的土默川游牧并崛起。为发展农业生产,他招纳汉族从事农耕,当地出现许多蒙汉杂居的村庄和集镇。数年间,土默川上开田万顷,数百板升相连。到万历初年,进入土默川开荒种田的汉族达10万人。他们聚居于板升,在生产生活、文化、医药等方面广泛交流,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1572年,俺答汗和王妃三娘子在土默川主持修建一座城池,明朝提供了部分建筑材料。城池建成后,明朝赐城名为“归化”,就是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区前身。修建归化城时,俺答汗老病缠身,筑城之事主要由三娘子运筹谋划,因此,许多当地人亲切地把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当时,三娘子一直维护着土默川的和平局面,当地出现各民族“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景象。古老的归化城如今成为日新月异的草原现代新城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拥有伊利、蒙牛等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乳都”。当地还依托气候冷凉、地质稳定、电价优惠等优势,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吸引数百家大数据应用企业,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等领域进行深度应用开发。
        对生活在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的汉族而言,他们的祖先有不少是通过走西口来到这里的。走西口人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曲艺和美食等特色文化。在内蒙古沿黄河两岸农家做客,常会吃到用糜米制作的酸粥。相传,酸粥最初流行于山西河曲,不少走西口人把它引入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走西口对晋陕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影响。晋西北人爱喝砖茶,煮砖茶时加点咸盐,大碗喝烈性酒,大块吃牛羊肉,多是从生活在西口之外的蒙古族那里习得的。
        人口流动带动了文化传播,拉近了地区和人与人间的距离。走西口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增进了蒙汉民族之间的感情,对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繁荣稳定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华优秀历史典故常常以故事的形式流传下来,它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这些典故或是口口相传,或是有文字记载,其中讲述着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着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许多典故里都闪耀着民族光辉,凝结着古人的智慧,蕴含着朴实而深刻的哲理。这些典故充实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表达着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典故中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思想意识、人物感情都会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有着明显的教育意义,成为或正面或反面的教材,提升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自古以来,典故对政治、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方面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典”“用典”逐渐成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道路上一个鲜明特征。人们逐渐习惯经常以典释义、以典佐证、以典明理、以典化人,“用典”的时代价值不言而喻。
        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的这些经典历史故事对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经济方面,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是内蒙古经济的支柱和发展的动力,坚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政治方面,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内蒙古自治区形成过程,地域划分是自明、清以来生活在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的民族结构而考虑,形成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特别是文化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文化、走西口文化和蒙汉融合文化。形成方言、餐饮、歌曲、舞蹈、婚礼等别具一格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域文化。民族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交流成为这一区域的常态,为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提供着丰厚的文化滋养。
        这些千古绝唱与悲壮史诗,正是多民族交流融合、携手发展的真实写照。从而证实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地区。历史证明,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多民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史。这是内蒙古黄河流域的一个显著特点。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充分印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我们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历史典故,并且代代相传,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些典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和依据。
        几千年来,先后在内蒙古黄河流域土地上活动过的各民族中,有大有小,活动的时间有长有短,而且多数民族今天已不存在,他们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后,融合在今天还存在的民族之中。但是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是大民族,还是小民族,是今天还存在的民族,还是今天已不存在的民族,每个民族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推动了中国北方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多民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历史,是内蒙古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缩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民族的情感纽带和心灵归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五个认同”,构建各民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包括内蒙古黄河流域在内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遗产现状充分证实,我国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长城内外是故乡,黄河两岸是家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长期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共同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充分印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理论和实践基础。
        今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其中,民族交往是基础。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过程,也是民族关系协调的过程。通过增进交往,各民族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民族交流是实质。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宗教和艺术等方面加强交流,才能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不断缩小彼此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民族交融是核心。今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甄自明系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1期,第29-33页
责任编辑:甄自明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