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二人台是蒙汉人民共同培养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蒙、晋、陕、冀等西部地区,以其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本文通过对其产生的背景、传承与发展、剧目与社会影响、音乐、语言、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基本特点与风格特征的研究,探讨二人台与其所属文化的脉络关系。同时通过剖析二人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二人台 草原文化 黄河文化 传承发展 思考建议
二人台是集民歌、说唱、歌舞、戏曲等艺术体裁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晋、陕、蒙、冀、宁五省区及周边地区,以其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其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体裁多样,具有独特的音乐形态和审美特征。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环境的影响,二人台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各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积淀的结果。 一、二人台的产生 音乐和民歌的产生很早,可以说是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从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到7000年前红山文化赵宝沟遗址、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及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骨哨等,证明音乐民歌,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时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据说也是古人唱歌的歌词。《墨子·公孟》说:“(诗经)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思是《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具体到二人台,它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晋北、陕北、冀北一带及宁甘青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二人台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代,北方各地民间就流行一种歌舞音乐形式——《相和歌》。《相和歌》中“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和歌唱后两个角色在音乐伴奏下舞蹈表演的形式,与二人台音乐“分节歌式”有很大相似性。另外,歌唱前先由器乐合奏几段曲子(即引子、曲),也与今天在正式演出前,先由乐队演奏“牌子曲”有相似的地方。 长期研究戏曲史的一些专家指出:二人台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初民间的舞鞭(霸王鞭)及宋金时代北方杂剧(宋金杂剧实际上是戏剧的雏形,由歌舞、音乐、调笑、杂技等等组合而成,宋杂剧虽表演故事,但歌唱和戏剧还是分离的,歌词是叙述体,而不是故事的代言体)。五代、宋时的舞鞭实际就是二人台霸王鞭的雏形。 元时蒙古民族入主中原,一种歌舞兼备、有声有色的新型艺术形式运用而生,这就是元杂剧。元杂剧的曲调除采用唐宋曲调外,还杂有不少“胡音”。唱词之间衬字很多,使得唱词流畅活泼,更为口语化,元杂剧既含有中原黄河流域汉文化的音乐成分。又含有大量北方草原民族的音乐成分,因此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碰撞的产物。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都出生于现今二人台流行的地区,这不是偶然的[关汉卿、马致远出生于元大都(今北京),郑光祖出生于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白朴出生于今山西河曲]。 二人台之所以产生于蒙、晋、陕、冀交汇地带,首先是因为这里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交汇地带,长期受汉民族和北方各民族的影响;其次,受边塞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宋朝这里是宋辽西夏金的边境,明朝这里是明、鞑靼、瓦剌的边境地区。该地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大量为驻军以及互市口岸商人服务的艺人,为北方一些剧种的形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十七世纪中叶(1644年),满清入关,长城一线变为中国内地,晋、陕、冀北部汉民大量涌入内蒙古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谋生。往日边关成为腹地。晋、陕、冀北部地区的汉族农民大批到内蒙古安家,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蒙古族原有的“蒙古曲儿”,与汉族农民从内地带来的“丝弦坐腔”,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最初的二人台演唱形式“打玩艺儿班”。二人台《打后套》一剧中唱道:“大清国出真龙,乾隆爷爷把基登(1736年),登基后出了戏一宗,这宗戏出在山西凤凰城(即河曲旧县城)”。证明至少在清朝中叶,二人台的雏形已开始形成。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 二、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 清朝中晚期诞生的二人台,是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融合了蒙汉两个民族的艺术,二人台在形成之初,就打上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历史烙印;二人台源于民间,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无论是牧区农区、还是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二人台形成于准达、土默特、河保偏、后套及榆府黄河沿岸。这一带自清朝弛禁放荒,特别是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后,蒙汉民族杂处,为二人台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 从二人台流传曲目看,除一些古老曲目和其它戏剧移植过来的曲目,清末明显存在一个创作上的爆发期,如《走西口》、《打连城》、《种洋烟》、《水刮西包头》、《打后套》等,证明二人台这时开始走向比较成熟和繁荣。河曲县唐家会村打玩艺(二人台)艺人李有润,是较早的二人台专业演出班社。他创办的“五云堂”玩艺班(二人台前身),吸收了晋、陕、蒙地四方五路的学艺者,因此起名“五云堂”(同治二年即1863年创办),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发现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十三日,五云堂玩艺班在河曲大埝墕村演出二人台《小寡妇上坟》的舞台题壁。 二人台的形成过程中,萨拉齐(土右旗)蒙古族民间艺人荣双羊(被人尊称为“老双羊”1856~1928年)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初年,荣双羊改变“丝弦坐腔”形式,开始一丑一旦分角色化妆表演,对二人台的定型、流传和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是西路二人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府谷县麻地沟二人台艺人丁喜财(1920~1994年),八岁起学唱二人台,十四岁能熟练地用扬琴伴奏,1953年参加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大汇演,演唱陕北小曲《五哥放羊》、《尼姑思凡》获第二名,首次把二人台推向全国,被当时任评委的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院长贺绿汀看中,当场聘请他到学院任民乐教员。他演唱的小曲也正式命名为“二人台”(二人台的提法最初出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由中央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一些二人台研究专著和史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一)打坐腔:二人台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在冬闲季节,人们围坐演唱,尽欢而散,此为“打坐腔”。(二)“打玩艺儿”:其名源于“社火玩艺”,打坐腔基本是说唱,歌手们演唱时加以表情动作,说唱向戏曲方向转化,坐腔逐渐发展成“打玩艺儿”。(三)“风搅雪”:风搅雪为晋西北方言,意即两种事物的混合,二人台最初是和道情、晋剧、北路梆子同台穿插演出的,往往日场演二人台小戏,夜场演大戏,因此称为风搅雪(蒙汉不同语言共同表演也叫风搅雪)。(四)“打软包”:就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演出班子,每班不过十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不过简单几个包裹,故称“打软包”。(五)业余剧团:指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社会上业余和半业余的二人台的演出活动。(六)专业剧团:指建国后政府组织的二人台专业剧团和以二人台为主的实验剧团、乌兰牧骑演出队等。 二人台流派分东路二人台和西路二人台。西路二人台初名“蒙古曲”、“打玩艺儿”,流行地区包括内蒙古的土默特右、准格尔、达拉特、包头、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托克托、东胜、五原、临河、杭后;山西省的河曲、偏关、保德;陕西省府谷、神木、榆林;宁夏的陶乐、银川等。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流行地区包括内蒙古的察右(后、中、前)旗、集宁、商都、化德、多伦、太仆寺旗,山西省的阳高、天镇、大同,河北省的康保、张北、沽源、尚义、张家口等。与西路二人台相比,东路二人台在唱腔、表演和剧目方面有显著不同,且受戏剧剧种的影响更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即由二人台发展为“多人台”,人物有小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小生、老生、小丑、娃娃生等,但仍以丑、旦二人演唱为主。 三、二人台的剧目与社会影响 二人台剧目主要由蒙、晋、陕、冀民歌发展而来的,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鄂尔多斯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二人台传统剧目约有150个(解放后经常演唱的剧目有70个左右),多以歌唱爱情婚姻、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主要剧目有《走西口》、《五哥放羊》、《打樱桃》、《打连城》、《打金钱》、《挂红灯》、《王成卖碗》、《方四姐》、《借冠子》、《种洋烟》、《牧牛》、《探病》、《珍珠倒卷帘》、《尼姑思凡》、《回南关》、《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刘青卖菜》、《钉缸》、《放风筝》、《跳粉墙》、《小寡妇上坟》、《四大对》、《十对花》、《绣花灯》、《三女拜寿》、《英台下山》、《五月散花》、《转山头》、《盼丈夫》、《听房》、《吃醋》等70余种。二人台传统剧目中,大部分具有高度的群众性和艺术性,其语言特别是民间谚语、歇后语和“串话”的大量应用,使得表演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极具地方特色,在其它剧种里是很罕见的。 二人台剧目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 》、《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 四、二人台的音乐、语言特征、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基本特点与风格特征 ——二人台的音乐。二人台的音乐分唱腔和牌子曲(器乐曲牌)两部分组成。二人台音乐来源于“社火玩艺”中的秧歌,晋西北的山曲,陕北信天游,内蒙古爬山调、蒙汉调及蒙古族民歌,还有宗教音乐中五台山佛教音乐、道情等等。特别是五台山佛教音乐所用的四宫与定弦与西路二人台完全相同。此外二人台音乐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人台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大部分剧目唱腔音乐是专曲专用,曲式结构形式多以“四句头”为主,有高打低唱低打高唱的特点,节奏和速度富于变化,板式的变化为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子板和搓板,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牌子曲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经过蒙汉人民共同创造发展,已经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二人台牌子曲来源广泛,最早来源于曲牌、民歌、戏曲、佛曲等方面,共计100个左右。其中有近20个来源于鄂尔多斯等地蒙古族音乐,较著名的有《四公主》、《巴音杭盖》、《森吉德玛》、《乌苓花》、《巴音昌汉》、《敏金杭盖》、《喇嘛苏》等。 ——二人台的语言特征。二人台的唱词大部分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擅长用排比、对偶、夸张、比拟等多种手法,具有通俗、诙谐、清新、泼辣的风格。早期二人台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低,有的干脆不识字,因此,学艺的过程多为口传心授,没有现成的剧本。直到建国后,大量的剧作家介入,才开展了搜集、整理、加工工作,抢救了一大批二人台优秀剧目。 二人台语言分“道白”“唱词”两部分。道白按演出形式分为数板、对白、独白、夹白四类。道白内容有的与戏文有联系,有的则没有任何联系,主要目的是为逗观众开心。二人台唱词大多是在民歌基础上逐步演变过来的,字句沿袭了古体诗词平仄格律,并保留民歌体的自由、叠字、衬腔。 ——二人台表演形式。二人台是在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演出形式带有独特的民间风格。二人台传统戏的服装、化妆仿效晋剧,主要有生(男)、旦(女)两角,生角叫“滚鞭的”,道具以霸王鞭、绸子(布鞭)为主,旦角叫“抹粉的”,道具以手绢、扇子为主。演出活动开始是季节性的,解放前主要演出活动有:赶会(每年庙会、旗县村镇集市开台唱大戏时、骡马大会或节日庆典时)。赶事宴(在红白事宴和过寿时上门演出)。赶河畔(到黄河码头演出)。赶大店(到车马大店演出)。跳粮仓(当夏收与秋收到丰收地区流动演出)。赶烟市(即唱洋烟戏,河套土默川地区割洋烟时登门演出)。走商号(在城镇贸易货栈及新开张的商号演出)。赶赌场(为招揽赌客在赌场的演出)。打地摊(在城镇街头广场或村镇场面的即地演出)。 解放后,二人台表演及演出进入大发展时期,演唱也变为半职业性和职业性的。近年来,二人台表演进入新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在公园社区、交流会场、婚丧嫁娶、饭店烧烤城都可看到它的身影。 ——二人台音乐的伴奏乐器。随着二人台音乐的形成与不断发展,二人台音乐伴奏乐器已逐步形成“文场”与“武场”之分。其中,文场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枚(笛子)、四胡、扬琴,俗称“三大件”。三大件乐器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各抒所长,形成协调统一的二人台音乐伴奏风格。艺人称“枚为骨、四胡为肉,扬琴为衣着”;武场使用的乐器以枚、四胡、扬琴、“四块瓦”为主,并加入梆子。这一乐器特点形成与河套地区蒙古族牧民、陕北高原匈奴遗民和晋西北汉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随着二人台的发展,有些地区的乐队编制有了很大改观,吸收了琵琶、阮、三弦、板胡、笙、二胡、中胡等乐器,打击乐器借鉴了大剧种,吸收了鼓、板、钗、大锣等加入,大大丰富了乐队的表现力。但“三大件”的主导地位一直没有动摇,使得二人台的音乐特色一直得以保持。 五、对二人台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二人台作为重要的民间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晋陕蒙冀宁五省区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牧区,是当地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内蒙古,二人台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唯一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形式,理应得到大力继承和弘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土默特右旗、河曲县、阳高县、康保县、府谷县申报二人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但是由于受通俗歌曲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影响,二人台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传统剧目曲目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新剧目也因创作队伍的老化,难以创作出精品。二是专业二人台剧团专职演员队伍出现萎缩。上世纪八十年代,旗县一级的二人台歌舞剧团大部分被撤消,至今五省区只保留着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一家省级专业团体和少数地、县级专业团体。专职演员的培养也出现断层。随着老艺人的离世,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三是缺乏专业的培训基地,师资力量也较薄弱。目前,国内没有培养二人台人才的专业学校,仅在内蒙古大学等校设立零星的二人台表演专业。四是由于语言等方面的局限,二人台市场还显得较为狭窄,且面临新一代(年轻)观众流失的困境。 与专业二人台歌舞剧团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在专业队伍萎缩的同时,二人台更像是一朵野花,正在民间绽放。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土右旗,常年活跃着上百支以家庭为单位的二人台民间小班,一年到头在外演出,观众如潮。特别是在农村牧区,二人台表演重新得到认可,每次表演吸引了三乡五里的群众,他们说:“打不完的金钱卖不完的菜,看不厌的打樱桃、探病、走口外”,“你拉胡胡我哨枚,咱二人抖上一段二流水”,“二人台真红火,句句唱在心窝窝”,这说明在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二人台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还有其广泛的群众市场,相信通过多方全力打造,二人台艺术一定会重新走向辉煌,迎来新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扩大二人台知名度,把二人台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品牌精心打造。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二人台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经过时了,这种观点恰恰没有看到当前群众对文化多元化需求这样一种趋势。以二人台的“姊妹”艺术“二人转”为例,“二人台”和“二人转”产生年代大致相同,起初都叫“蹦蹦戏”;都产生、发展、传承于民间;台上表演都以两个人演唱为主,道具都有长绸、扇子等;两者均为喜剧形式,语言都是当地方言,并且都是在解放后正式命名的。然而,近年来,“二人转”在赵本山、潘长江等一批高水平的演员、编导的打造下,火遍大江南北。东路二人台也有相同之处:在武利平、冯来锁、史万富、冯俊才等一批演职人员的努力下,影响力正在稳步提高。相信通过精心打造,二人台这朵艺术奇葩一定会再放异彩。 (二)培养从事二人台的艺术人才。一是培养二人台演职员队伍,解决后继乏人问题。现在的二人台急需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专业的艺术人才。应不拘一格从艺术院校和社会青年中进行选拔、统一培训,充实专业剧团。要择优录取、吐故纳新,保持专业团体的新鲜血液,解决演员断层、青黄不接问题。二是充实加强二人台创作队伍。让更多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生活,有血有肉的好作品脱颖而出,努力创作出二人台精品剧目,像新编二人台《光棍汉与外来妹》,在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播和随后的汇报演出中大获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是加强二人台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二人台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通过各种形式打造二人台品牌。一是举办全国性二人台艺术汇演、展演或大赛,如2009年组织的四省区二人台大赛,对扩大二人台的影响力,很有帮助。建议抛开发源地之争,整合二人台资源,与兄弟省区联手共同打造这一文化精品,以扩大二人台的知名度。二是组织举办二人台学术研讨会,大力挖掘二人台艺术遗产,特别是二人台流传区域要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三是创立二人台文化产品品牌。包括剧目、剧团、演职人员等,都需要品牌。过去二人台有“某某名角上了台,闺女媳妇穿不办鞋(音孩)”之说,二人台第一代艺人荣双羊、越明(1898~1985年,准旗五字湾人)、计子玉(1901~1984年,包头人)、赵四(1901~1961年河曲人)、樊六(1910~1984年河曲人)、丁喜财等,在二人台流传区域有很高的知名度。像二人转,品牌打造就很成功,“刘老根大剧院”、赵本山、潘长江都已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四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为二人台的传播带来舆论上的强力支持。 (四)政府应加大对二人台的支持力度。二人台是内蒙古自治区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交融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政府应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从自治区层面申报非遗项目。在自治区范围内,除二人台开展较好的包头、萨拉齐外,托克托、达拉特、准格尔等二人台波及到的传统核心区域,应尽快恢复和新组建相关艺术团和研究机构,使二人台这朵蒙汉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奇葩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民盟鄂尔多斯市委文化课题组 组成人员:安源、武洲、贾国荣、郝晓丽,执笔:武 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