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关于对杭锦文化特征的一点认识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3年第 作者:冯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1-04
摘要:杭锦文化的起源及内涵是很深远的很宽泛的,它是一个系统的理论问题,不是我们随便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我今天只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文化是无形的,就像灵魂一样,就像生命一样,就像智慧一样,就像电一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存在和能量,但是由于它

        杭锦文化的起源及内涵是很深远的很宽泛的,它是一个系统的理论问题,不是我们随便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我今天只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文化是无形的,就像灵魂一样,就像生命一样,就像智慧一样,就像电一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存在和能量,但是由于它无形,所以只有附着在一个物体上,或者通过直观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才能感知它。
        最近在《鄂尔多斯日报》上读了史海荣先生的《文化定义难以统一的几个原因》文章,文中说,“文化究竟是什么?”这可是一个谁都知道,但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许多名人学者都说过文化,好像都有点道理,但似乎都没说明白,甚至有时候自己觉得对文化的概念比较清晰了,被他们一说反而又糊涂了。文化的概念实在是太广泛了,不是哪个人能随便说清楚的。近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试图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结果都令人失望。据说目前对于“文化”的定义,已经多达两百多种。文化真像一团乱麻,被他们越理越乱。
小时候,我们的长辈如果偶尔看见一个胸前的口袋里插上一支钢笔的人,就会投去倾慕的眼光:那是一个“文化人”。那时的“文化”当然是指识字,是指能写会算的人,能演会唱的人;也指这些人所从事的活动。
        现在,“文化”的帽子满天飞,当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喝酒(酒文化)、饮茶(茶文化)、吃饭(饮食文化)、吹嘘(营销文化)、挥霍(消费文化)、打斗(武侠文化)、钻营(厚黑文化)乃至一些动物本能行为如性活动(性文化)都可冠之“文化”的时候,我不禁要为我们的长辈们大呼冤枉:你们那么羡慕文化人,原来你们自己就是一个文化人啊!
        当然,我们不能从现在的文化乱象中迷失方向,我们要揭开文化乱象的面纱,挖掘我们杭锦文化的精髓。
        我认为杭锦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与其他文化交融的一种文化,其特征是蒙汉交融,淳朴自然,坚韧不拔,开放真诚。这是根据我们杭锦人的发展历史、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意志特性及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水平与之有关联的。它是千百年沉淀积累起来的,不是什么人赐予的。
        杭锦文化是蒙汉交融,是指民族的交融,杭锦草原历来就是多民族生存和活动的地方,从商周时为 方、羌方和猃狁等民族游牧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杭锦旗境为匈奴游牧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秦朝廷迁徙内地民户到河套地区居住生产,充实边防。汉初,有王昭君出塞,汉与匈奴和亲修好,旗境悉归朔方郡。朔方郡邻数县,锡尼镇北库布其沙漠中有广牧县,沙日召一带为朔方县,巴拉亥一带为沃野县,浩绕柴达木一带为大城县,毛布拉孔兑沟下游地区则有渠搜县和呼遒县,胜利乡一带为修都县。
两晋十六国时期,杭锦旗先后归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燕、大夏等国。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将隋时的郡改为州,杭锦旗为丰州地。丰州城位于格更召苏木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时称库结沙)中,为当时地北交通要冲。丰州有汉族人口约万人,还有大量突厥、吐谷浑人。
        成吉思汗西征,穿越鄂尔多斯,曾在杭锦旗境内借道短住。传说,成吉思汗西征走的路线在我们这里,基本上就是现在的109线,成吉思汗到了泊江海子一带时,看见这里草丰水美,景色秀丽,就将自己的姓孛尔金赐给,后来被人们叫白了,叫成了泊江海。当成吉思汗来到杭锦草原上,看到了淘赖沟的水流湍急,一路向北流去,他想到了他的家乡的一条河——图拉河,两条河极其相似,也许是成吉思汗这时有了思乡想家的情绪,就脱口而出:图拉河。后来也被人们叫白了,叫成淘赖沟;再往西现在的道劳附近有个叫眼睛梁的地方,实际上叫伊金席勒,就是伊金梁,席勒是梁,伊金是主子的意思,蒙古人只称成吉思汗为主子,这个地方也被人们慢慢地叫成眼睛梁了。再往西就到了百眼窑、百眼井了,这里是成吉思汗当年驻军、设立指挥部的地方。
       15世纪60年代始,蒙古鞑靼部所属各部先后入居鄂尔多斯地区。据说,杭锦草原为杭更部落居住,现在蒙古语说杭锦旗就是杭更忽少。明朝为保障西北边境安全,屡次对鄂尔多斯地区蒙古各部用兵,称为“剿套”、“搜套”、“复套”,然而徒然靡兵费饷,不能达到目的,只好修筑1000多里长的边墙,自此倚边墙而守,放弃河套。
        清朝中期,有汉民零星垦种于后套。当时杭锦旗境内面积特别大,现在的杭锦后旗、五原、临河及乌拉特前旗都属杭锦旗,总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快有如今的鄂尔多斯市面积大了(鄂尔多斯市面积为8.6万平方公里,而现在杭锦旗的面积为1.89平方公里),以后又不断有内地汉民移居杭锦旗境内。
        杭锦旗处于内地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联接处,它直接受到内地以汉族为主的先进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这里既是内地通向北方的交通枢纽,也是少数民族和内地进行商业贸易的重要市场,更是少数民族和内地进行碰撞争斗的场所。
时至今日,杭锦旗发展成为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民族地区,蒙汉交融的文化表现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从放牧、种地、饮食、交流、演艺及一些生活习惯上都有互相渗透,互为表现。
        杭锦文化淳朴自然。自然,就是顺从自然,尊重自然。杭锦人历来就是以放牧和种地为生,这里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商业,在工业和商业发达的地区,人就会奸诈和虚伪。养羊和种地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得到收获,尊重自然规律是最朴素的认知意识,这种认知意识,使杭锦人对自然、天地充满了敬畏。尤其是蒙古人是崇敬苍生天的。长此以来的最朴素本真的熏陶和积累,使杭锦人形成了一种淳朴自然、厚道待人的朴素民风。1972年在杭锦旗出土了匈奴王金冠,冠顶上是一只雄鹰造型,下面的冠饰上的图案是马、牛、羊、虎、狼等,从而说明生活在这里的远古的匈奴人就是崇敬天地和自然的。流传至今的蒙元宫廷歌曲《古如歌》,以唱时政、唱佛教、唱父母、唱故乡、唱骏马和说教为主,整个音乐充满苍凉之美、空灵之美和悲壮之美。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爱祖国、爱河山、爱父母、爱家园的深厚的崇敬天地和自然的感情。蒙古人从来不让小孩子摘取野花玩耍,怕伤害草苗;不让人往河水中小便及扔病死的牲畜,怕污染水源;不食用任何病死的牲畜,怕传染病;不在一个固定的草场上放牧,怕破坏植被;这都是对自然的尊重。
        杭锦文化的坚韧不拔精神是杭锦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培养起来的。杭锦草原地处北部干旱地区,虽说在古代是草丰水美,但这里的气候温差大,酷暑严寒,使的生活在这里游牧民族饱受磨难。过去的游牧民族住的是毡帐,穿的是皮衣,不会种粮食,吃的是肉食品和奶食品,所以他们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生活生存,养成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及游牧生产,让他们发明了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适宜游牧生活的建筑,但也是一种很无奈的建筑。蒙古人靠它抵挡酷暑严寒,它把蒙古人炼就成了坚韧的铁汉。蒙古包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建筑,搭建它时不用挖地基,搬家时可以拆开搬走,而且还能再用,这是任何建筑不能比拟的,当蒙古包搬走后,蒙古包所占用的地方上的野草马上又恢复原样。夏天时,住在蒙古包是很舒服的,包里闷热时,可以打开任意地方的毡围通风,使人凉爽舒心,但是到了冬天,它的抗寒功能就低下了,就使得蒙古人有了在晚上饮酒的习惯,用酒来增加热量驱寒。游牧生活还让他们发明了蒙古袍,蒙古袍实用方便,白天穿黑夜盖,还通风。
        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杭锦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并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为人先,这种精神在一代代杭锦人身上闪烁,在上世纪50年代杭锦人开挖三黄河(南干渠)以及90年代在库布其沙漠中修穿沙公路时表现的完美无缺。
        杭锦文化是开放真诚的。杭锦人的开放与地域和历史发展有关,杭锦草原地域辽阔,杭锦草原历来就是多民族生存和活动的地方,这么大的草原,你来我往,过去不仅仅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更是各种动物生存的场所,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包容,我们的包容心是在自然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是很大的、是开放的、是真诚的。杭锦草原地域辽阔,且地势平缓,没有大山大川,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放牧和种地,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活动,在空旷的田野上自由的尽情的挥洒汗水和激情,时长日久势必生成和造就一种豪放和浪漫的性格。不计较得失,相信朋友,能歌善舞,这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可以发现的,你比如说在骑马、摔跤、蒙古族舞蹈、蒙古族婚礼以及吃肉、喝酒,这些文体活动和生活中无不展示着豪放和大气。蒙古人对饮食是很讲究的,他们吃的喝的肉食和奶食都是食品中的精华,他们还轻松地把饮食和文化结合起来,比如“筷子舞”、“顶碗舞”、“酒盅舞”、“挤奶舞”等都与饮食有关,这是人们在轻松愉快进餐和饮品中即兴表演的,是一种开放和浪漫的情调。我们的包容性和开放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走进来,能够接受外来的东西,对外来的东西持有一种包容的又欢迎的感情。外地人来杭锦旗做客,我们真的比见了亲人还亲,这在我们的公务接待、个人接待以及牧民家的接待当中都能见到,热情接待,在我们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宾至如归,流连忘返,终生难忘,是来过我们这里的客人的最大感受。二是走出去,杭锦人走出去,无论到哪里,都能以自己特有的包容心和开放思想去面对现实,而且能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功立业,这样的人是为数不少的,还有一些外地的企业及单位用人时,很愿意招聘杭锦旗的人,就因为我们实在(尊重自然)、有吃苦精神(坚韧不拔)、豪放大气(开放真诚)——这是杭锦文化熏陶和树立起来的一种高贵品质。

  作者单位:杭锦旗政协

责任编辑:冯春生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