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不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改革开放前提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事体制机制和党的建设制度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战略性的改革。 《决定》共十六部分60条,其中第十一部分“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中的38至41条,是专门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 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谈五点体会: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原则是“四坚持”、“两巩固”、“一个中心环节”。“四坚持”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两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个中心环节”即“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四坚持”、“两巩固”、“一个中心环节”是文化体制机制的灵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能丢掉这个灵魂,否则就会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主要是:(1)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使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而进一步理顺党政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2)党委和政府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实行管导向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 第三,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主要是:(1)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有制文化企业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公平竞争,让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2)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3)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4)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5)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 第四,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是:(1)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2)整合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确定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4)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第五,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文化开放的原则,即“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文化开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1)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并支持其到境外开拓市场,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引进有利于我国我市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我市文化创新和发展。以上第二至第五点体会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和动力,丢掉了这个根本和动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就会走向封闭僵化的老路。 学习《决定》上述精神,对照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工作,我觉得,在过去的十一年中,我们虽然在鄂尔多斯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是,编纂出版了《鄂尔多斯大辞典》、《鄂尔多斯学研究丛书》、《鄂尔多斯学概论》;举办了《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论坛》、《阿尔寨文化与幸福鄂托克论坛》等,从而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当代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强市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按照《决定》的要求,我们还应该在以下三方面继续创新: (一)在完善研究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建议研究会增设文化创意产业委员会,由杨勇同志负责,与东联集团共同制作《鄂尔多斯旅游景点的神话传说》软件、“中华诚信故事”软件等;在专家委员会下设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包括资源、能源文化)、经济文化、生态文化、城市文化等研究小组,以便对鄂尔多斯广义文化进行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地研究。 (二)针对鄂尔多斯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客观研究。如是,对城镇文化研究,过去我们仅从城镇文化品位、城镇文化形象等方面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并出版过论文集,这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但对城镇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却几乎没有或很少。 近年来,在报刊上或人们的议论中,对于城镇发展规律大致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二是从“筑巢引凤”中得出“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我认为第一种认识是客观的、正确的,第二种认识是不客观的、不正确的。因为,一方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上思考,无疑是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江苏的张家港市、广东的深圳市、我们鄂尔多斯市鄂旗的棋盘井镇、伊旗的乌兰木伦镇、东胜的铜川镇等地的城镇化都证明了,城镇化就是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集聚发展,需要并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打工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经济发展中,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手工工场(作坊),而“农村建立的每一个新工厂都含有工业城市的萌芽……在竞争和集聚的状况下,工厂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再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这也就是有些专家所说“城因业而建,市因业而兴”的道理。由于产业集聚同人口集聚相联系,所以,这些专家又说:“城因人而建,市因人而兴”;另一方面,伴随着城镇人口的逐步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的商贸业(包括饮食服务业、商品物流业等)、制造业必然发展起来,从而又会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至于“先建城镇后发展经济”的人为造城,即所谓“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则容易产生房产过剩的空壳城,并由此造成资源浪费、劳民伤财和政府债务累累,这已是被我国某些地区违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三)要正确理解、认识导向问题。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导向问题理解、认识片面,所以束缚了我们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政府债务、房产过剩等问题的研究,致使一些外界媒体对这些问题屡屡炒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鄂尔多斯的形象和鄂尔多斯人民的尊严。《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形成正面引导(发挥正能量作用,笔者注,下同)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认识导向问题指明了方向。 导向问题,实质上就是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党性的核心是党的理论和路线以及方针与政策,是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人民性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以党性引领方向;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回顾历史,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都同党的正确领导,即党的正确理论、方针、政策密不可分,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紧密联系。因此,能否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关系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和党所领导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应当指出的是,《决定》中讲“正面引导”是指对事物的主要方面,而不是对事物的全部。也就是说,在坚持对事物主要方面进行“正面引导”前提下,不但可以而且应当指出事物的非主要方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就是经常在宣扬事物主要方面前提下暴光一些事物非主要方面的,因为这有利于广大人民在众声喧哗中明辨事物的主流和本质,在众说纷纭的争论中区分事物的本质和表象,从而同心同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在包括“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我们只要真正树立起问题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并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攻坚克难,就一定会站在“玉皇顶”上谱写出新篇章,进而为建设文化强国、强市做出新贡献。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