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神奇美丽,鄂尔多斯人杰地灵。在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广袤的大地上,沙漠、丘陵、沟壑、山地及波状高平原面积达835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以上。特殊的地理地貌,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等鲜明的地域特点。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伊盟盟委、行政公署(2001年撤盟设市)动员千军万马,投入治沙造林、恢复植被的伟大事业中。经过勤劳智慧鄂尔多斯人民长期不懈辛勤努力,当今鄂尔多斯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治理区域明显好转,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之路。回顾鄂尔多斯生态治理的历史,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态治理指导思想上,坚持因地制宜,逐步扩展。根据当地风大沙多、干旱少雨的实际,早在1951年,伊盟盟委、行署提出了以“三种”(种苜蓿、种柠条、种沙柳)恢复植被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力所能及、由小到大,逐步扩展。到1965年,伊盟盟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将原有的“三种”改为“种树(杨树、柳树、柠条、沙柳)、种草(草木樨、苜蓿)、基本田(水地、塔地、下湿地、梯田)”,并将其确定为“改变伊盟生产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动员全盟各族人民,投入到沙漠造林、大地披绿的生态治理事业中。涌现出治沙英雄宝日勒岱、治沙愚公萨木腾、治沙模范王玉珊、全国“三八”红旗手殷玉珍等一大批治沙造林英雄模范人物。1982年5月29日,伊盟盟委、行署将“三种五小”(种树、种草、种柠条;小流域治理、小草库伦、小水利、小经济林、小农机具建设)作为恢复植被、发展多种经营的战略措施。从50年代开始起步的“三种”,到60年代的“种树种草基本田”七字方针,到80年代的“三种五小”,鄂尔多斯人顺应生态演进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治理生态,逐步扩展生态建设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道路。 第二,在生态建设发展模式上,坚持综合防治,与时俱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不断扩展,鄂尔多斯在生态建设发展模式上,坚持综合防治,与时俱进。在全面启动毛乌素沙漠、库布其沙漠飞播治理、通过实行网、片、带相结合以及乔、灌、草相结合,并按山系、流域体系全面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同时,为了实现丘陵沟壑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发展目标,1991年8月25日,伊盟盟委、行署提出实施“两翼一体”发展战略(以水利、植被为两翼,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全面启动“3153”工程,即在“八五”期间,治理区域内人均建成3亩稳产高产基本田,人均种植10亩林果树、人均饲养5只羊、户均喂养3口猪。实践证明,鄂尔多斯生态建设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单项防治、种植绿化到综合防治、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注重效益的重大转变。 第三,在生态环境运作机制上,坚持齐抓共管,多元投资。生态环境治理不仅需要动员千军万马积极参与,更需要大量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撒盟建市之后,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调整生态建设策略,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实现由条块分割到政府、社会齐抓共管转变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运作机制,也由政府单一投资主体发展到多元投资主体。在政府逐年加大生态治理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亿利资源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伊泰集团等众多民营企业投入巨资,积极推行产业化生态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沙草产业。伊泰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累计在库布其沙漠种植甘草40万公顷,东达·蒙古王集团种植沙柳20万公顷,为鄂尔多斯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库布其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第四,在生态保护综合效益上,坚持双赢并举,成果共享。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鄂尔多斯京津风沙源治理、毛乌素、库布其沙地治理、十大孔兑治理、晋陕蒙生态减沙和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及草畜平衡等政策效应和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鄂尔多斯人民利用优美生态环境下产生的沙生植物生产纤维被、包装箱、中药材、沙棘饮品,发展牛、羊、兔等养殖业,增加收入,逐步走向富裕。同时,通过发展林沙草产业,逆向拉动了沙柳、沙棘、甘草等沙生植物种植,不仅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而且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鄂尔多斯市委、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断丰富发展“三生统一”(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生态观和“三效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发展观,不仅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实现双赢并举的目标,也使广大农牧民和民营企业在参与生态建设伟大事业中受益颇丰,实现成果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