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学研究 鄂尔多斯日报专版

“适地适树”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鄂学研究专刊》第 作者:吴 剑 雄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6-03
摘要:又是一年春风度,正是植树好时节,从4月1日起,我市2014年义务植树及重点区域绿化活动全面启动。在各个植树造林现场,人们挥动铁锹,挖坑、栽树、填土、浇水,一派繁忙景象。全市计划完成义务植树1000万株。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但是,为了取得理想的

        又是一年春风度,正是植树好时节,从4月1日起,我市2014年义务植树及重点区域绿化活动全面启动。在各个植树造林现场,人们挥动铁锹,挖坑、栽树、填土、浇水,一派繁忙景象。全市计划完成义务植树1000万株。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但是,为了取得理想的成效,植树造林时必须做到“适地适树”。

        一、适地适树的含义 

        适地适树,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选用树种的具体化。也就是使树木生态习性和树木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分发挥它的造林功能。因此,适地适树是植树造林的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的途径

       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第一,是选择种树,既包括以地选树,也包括按树选地。如对许多南树北移的树种,则必须选种在背风向阳,小气候较好的地方。 第二,是改地适树,该地某些方面不适合某树种植时,可通过人为措施(如进行深翻、换土,以及加强日后养护管理等)来改造栽植地环境,创造条件满足其基本生态习性的要求,使其在原来不甚适应的地方进行生长。这是栽培上常用方法。 第三,适地接树。即嫁接在适合该地生长的砧木上,如选用耐寒、抗旱、耐盐碱砧木,以扩大种植范围。把胡杨嫁接在小叶杨上,使胡杨成活率更高,生长更快。 第四,是适地改树,即通过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某些特性,使其适应原有环境。

        2 适地适树的方法

       造林前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地”和“树”的特性。对“地”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树木的生态习性与实地生长状况调查结合起来,并进行数字分析,最好还进行解剖和生理学研究。 造林树木适地适树,首先应选用乡土树种。如调查当地古大树,分析其生长良好,长寿的具体生态原因。选用时对照分析预栽地的条件,是否适合。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该树的造林功能,又能显现地方特色。适地适树必须要了解土壤的特性。

        二、什么是土壤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真正给土壤定一个确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

        植物营养学家认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存库。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或土壤仅是陆地植物生长的自然介质。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学者,土壤发生学派创始人道库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认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是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在土壤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年公布的土壤定义为: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的95%以上,有机物质一般不到5%。有机质常包被在矿物质土粒外面。固体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并构成支持植物的骨架。土壤液体和气体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一般情况下土壤固体占50%;液体和气体占50%。

        三、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具备的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份、养分、空气、热量等生活条件和调节这些生活条件的能力。这说明:土壤肥力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矿质含量、腐殖质含量、酸碱度等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概念,而不是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
       在我市松类树种在造林上运用极多。而松类树种有个特点,其根系能与土壤中的真菌以共生的形式形成菌根菌根扩大了根系吸收和传递营养的能力。松类在移栽过程中,通常人工接种菌根菌,即换客土,也就是选择老林地土壤移到种植穴中,接种后以迅速形成菌根,提高造林成活率

       其次,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土壤肥力的相对性含义。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要求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树木也要求一定的土壤生态条件。所以,一种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从理论上讲,只能针对具体树种而言才有意义。

       四、土壤肥力的分类和作用

        1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人为肥力自然肥力是由自然

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两者的关系是自然肥力为基础,人为肥力为主导。

        2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根据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的特点,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既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收益,又要防止生态系统失调和得天独厚环境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生产植物产量(生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土壤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除土壤外,大气、温度、降水、日照、污染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例如能使侧柏生长良好的石灰性土壤,如栽种松树则会发生生长不良的现象。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所以只有把树木的生态要求和土壤的生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土壤的肥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生产实践中强调的“适地适树”。

 

责任编辑:吴 剑 雄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