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背炭前,得先说一说伊盟一中的勤工俭学。 1958年下半年,我是伊盟一中高中6班二年级学生。学校为了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动员全校师生和教职工家属各展所长,办起了木工、制砖、水泥、炼油、缝纫、制鞋、做肥皂、粉笔等工厂和养猪、养鸡、种菜、做豆腐、做糕点等场和作坊。 学校作了科学、合理、周密的安排,既保证了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又保证了生产劳动任务的完成。学校的制砖纳入了伊盟计委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炼石油方面,利用课本上学的化学知识,由油母页岩炼出原油,再分离成汽油、煤油和柴油。蔬菜、猪肉和豆腐不仅解决了学校师生的食用,还能少部分供应给跑校生家庭和市场。勤工俭学解决了800多住校生一半的伙食费,当时每人每月8元钱的伙食费,个人只拿4元。勤工俭学使学生做到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践,培养了劳动习惯,增长了才干,也为学校和社会做了贡献。 伊盟一中的勤工俭学成为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在1958年冬天北京举办的“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内蒙古馆展出的展品中,伊盟一中的展品就占了三分之一,我和三个同学被选抽当讲解员,当讲到自己学校的展品时,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郭云龙校长出席了1959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大会还专门设置了一块伊盟一中勤工俭学情况和成果的展板。 背炭是当时勤工俭学的一项小内容。为了解决学校烧炭和节省开支,1958年秋末冬初,学校组织师生到距东胜十七、八里的酸刺沟煤矿背炭。有的用扁担担,多数是在脊背上垫上旧衣服、烂麻袋、纸片和报纸等背。学校按年级班次轮流安排,一周背两次,每次差不多得用一天时间。年龄大、身体好的能背100斤左右,一般身体的背50~60斤,女同学一般背30~40斤;背一次,一路上不知要歇息多少次。一个初中二年级15岁的女生,背着30来斤炭,实在走不动了想多歇一会儿,但天已经黑了,怕掉队害怕,只好一边哭着一边跟着大家走。学生宿舍和教室都用背回来的炭,烧炭时,一想起背炭的情景和不易,人人都非常爱惜和节省。冬季每天早7时上早自习,值日生提前半小时就到教室生火,赶上自习时,教室里暖烘烘的。同学们用自己背回来的炭得到了温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更增强了学好功课的决心和信心。 现在的学校和我们那时候相比,真是天翻地覆,全用暖气、煤气、天然气和电,根本不用动手烧炭,更不用到煤矿背炭了!说起背炭,可能会让现在的学生当成不可思议的神话!
|